重裝任務 Equilibrium
2002。我以為我自己已經為這部片留下了一些memo,沒想到竟是漏網之魚。不過或許是在寫別的片子的時候提到它的吧,該是在Emily Watson的項目裡(《奇跡の海》)。Path of the Cleric,沒有想到竟然是這樣的concept,它雖然曾經出現在台詞當中,不過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並沒有留意,大概是它的打鬥場面太令人眼花繚亂了。說到打鬥場面,這裡的動作指導未免也太唬人,在四面埋伏的狀況之下,再怎麼精緻又有效率的動作設計應該都無法衝關破陣吧? Bluffing! 再怎麼眩我也不會太愛這裡的打鬥場面,實在太不合理,比起《紫光》(《Ultraviolet》2006)裡的槍擊戰就差太多了。反倒是片中的心理描寫有幾個鏡頭很是細膩,例如當主角去觸摸隱藏在口袋中的緞帶時,同時呈現了對觸覺和嗅覺,交纏不清的懷念和思念還有理性與感性的糾葛和信心的動搖,都盡在指端接觸緞帶的那一刻。一條短短的絲質緞帶,代表的涵義有多少?觸感、香氣,還有顏色能訴說多少故事?在我思考身體思維的時候,大半將考察資料集中在機器人電影來探討,不過這部片能夠提供給我的觀點卻是逆向的,它把人類變成[機器人]--human without feeling。於是,當主角一步一步地重拾被排斥在外的五感的片刻,也就是他重拾生命價值的瞬間。人,如何奪回被操縱的身體?如何擺脫被監控的現實?如何從制度中抽離?如何在外部與內部取得均衡? Equilibrium問的就是,[人,為了什麼而活?]。而這個疑問就將我帶回了思考身體思維的命題。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