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9
Wind Beneath my Wings
曾經有人說,這首是我的歌。然後就在眾人環視之下放了這首歌為我慶祝,說是獻給我的。不記得當時聽到的是哪個版本,那時腦裡根本也沒有辦法去區分。只是後來看見Bette Midler的版本可能是最舊的,然後還有Celine Dion或是Sheena Easton的版本,但我知道這些都不是我聽到的版本。今天想起,發現齊豫也唱了,雖然沒試聽。當時,很訝異為什麼會把這首歌給我,因為我好像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讓人覺得這首歌可以屬於我的。現在回想起來,那是很奇妙的一個經驗。我知道,把這首歌給我的人想告訴我,我是一個被重視的朋友。這首歌似乎常常被用來獻給他們所愛的好友或是親人。謝謝我的朋友讓我留下這段回憶。
Scorpions- Dust In The Wind (Acoustic version)
Kansas Dust in the Wind live unplugged
《Dust In The Wind》。閱讀了一些書籍,聽了林夕座談,還是覺得歌曲本來就是一種具有旋律的文本,本身也是文學的一種。林夕的座談會叫做《用歌詞造文學夢》或許沒有否定歌曲的認知,但是跟理所當然的冠上文學之名被侃侃談論的小說來比,似乎就多了一種[說明]。《Dust in the Wind》問世之後已達數十年但仍能被視為經典不時的被傳唱,也由自於此。歌詞簡單易懂卻又深遠才如此深得大眾的喜愛,特別是這個年代的歌曲常常有一些重要的思想背景存在。歌曲,才是一切文學的根本淵源。小說,則其實只是個還在牙牙學語的新生命。
スーパーナチュラル S5
スーパーナチュラル S5
「作家は創造神である」。このシーズン5の最後の締めくくりはまさにそのようなことを想起させられる。「創造神」であるがゆえにウィンチェスター兄弟の運命を気が向くままに弄ぶ。作中ではチャックという名の「予言者」的な存在である作家は選ばれた者であり、天使から守られ、誰も彼に手出しできない設定となっている。これまで人間であると認識されている彼は、このシーズンのエンディングにおいてぽっーと消えてしまう。「創造神」と「予言者」の距離。そして神と悪魔の鬼ごっこゲーム。織り込まれたメタフィクション。また、終りなき終末の宣言。この分かりやすさがこのテレビシリーズの楽しいところである。その遊び心がいい。
「作家は創造神である」。このシーズン5の最後の締めくくりはまさにそのようなことを想起させられる。「創造神」であるがゆえにウィンチェスター兄弟の運命を気が向くままに弄ぶ。作中ではチャックという名の「予言者」的な存在である作家は選ばれた者であり、天使から守られ、誰も彼に手出しできない設定となっている。これまで人間であると認識されている彼は、このシーズンのエンディングにおいてぽっーと消えてしまう。「創造神」と「予言者」の距離。そして神と悪魔の鬼ごっこゲーム。織り込まれたメタフィクション。また、終りなき終末の宣言。この分かりやすさがこのテレビシリーズの楽しいところである。その遊び心がいい。
2011/04/26
林夕座談會
林夕座談會
很奇妙的一場演講。簽到時發了一張歌詞,可是.....從頭到尾都沒有用到(好吧,我會把它當作是一種紀念?)。入場時聽到很多老歌(?)似的歌曲,所以我自己想像林夕是個年齡比較大的作詞家,但是入座後發現並不如想像一般。似乎類似的演講場他已經經驗過無數次,不知是否厭倦這種會給人帶來強烈的既視感的場面?無奈嗎?總之,我覺得今天林夕是來遊戲人間的。
很奇妙的一場演講。簽到時發了一張歌詞,可是.....從頭到尾都沒有用到(好吧,我會把它當作是一種紀念?)。入場時聽到很多老歌(?)似的歌曲,所以我自己想像林夕是個年齡比較大的作詞家,但是入座後發現並不如想像一般。似乎類似的演講場他已經經驗過無數次,不知是否厭倦這種會給人帶來強烈的既視感的場面?無奈嗎?總之,我覺得今天林夕是來遊戲人間的。
交響詩篇エウレカセブン ポケットが虹でいっぱい
交響詩篇エウレカセブン ポケットが虹でいっぱい
回到台灣之後錯過了好多,這是我錯過的一部。雖然現在在許多媒體上能夠非常方便的看到國外正在上映的作品,但仍然覺得有點無法同時跟上總是遺憾。聽說合輯DVD也上了市,劇場版當然仍可到手,我只是有點惆悵而已。
回到台灣之後錯過了好多,這是我錯過的一部。雖然現在在許多媒體上能夠非常方便的看到國外正在上映的作品,但仍然覺得有點無法同時跟上總是遺憾。聽說合輯DVD也上了市,劇場版當然仍可到手,我只是有點惆悵而已。
2011/04/25
2011/04/24
NHK〈東北高校震災中のセンバツ〉を観て
背負わされたコード化の宿命。メディア報道の反転したイメージ。そして「黙祷」という一声によって悲しみ、そして奮起する気持ち一色に染められた会場。戦後日本のスポ根がささえた「がんばる社会」の鏡像を見たかのようだ。選手の中にも被災された者がいて、またそうでなくとも自己の意思とはどのように相互するかにかかわらず、このひとたちは「がんばるのだ」。応援に行けなかった東北の人たちは地元で観戦し、そして「わたしは忘れません。ありがとう。わたしもこれから頑張っていきたい。。。」というメッセージ。嘆息するほかになにもできません。
無題4-1
さまざまな理論が語った真実はかりに真実であっても、いまだにそれが私自身の真実になっていなければ真実とは言えないのだ。私自身がそうであるなら、人生を歩んでまだそれほど月日が経てていない身の回りの可愛い者たちはなおさらなのではなかろうかと、そのように思う。だから、その「成長」を勝手に期待してはらぬというのか。あるいは、なにごともまずは始まりがあってこそその続きがあるのだと信じるべきなのか。ひとそれぞれの立場に沿って考えていかなければいくらすばらしい発見でもわが真実とはなりえないか。教育の場に置き換えて考えればどうなのか、それが問題だ。
パッション——蔡健雅演唱會後有感
恋は恋であっても恋ではないのだ。すべてはおのれのパッションを奮い立たせるための仕組みである。私はやはり英語の歌をうたう彼女が好き。今回のライブは特別ゲストとして二人の女性シンガーが登場している。シンガーソングライターのホープといわれるLala、そして孫燕姿。泣き過ぎて、のどに炎症がおこったTanyaのかすれた声と比べ、ふたりとも明らかに麗らかな歌声をしていた。それにしても、ひととその場にいっしょにいてライブを聴くのはなにか普段と違う感覚をもたらしてくれる。前回のFey Wangもそうだったが、ただそのときはまるで状況が違っていた。やはり人生はなにごとも経験なのか。しかるべきときになされるべきこと、それが弁えないのがわたし自身の未熟なのだ。百聞一見に如かずというが、はて。。。
2011/04/22
青蜂俠
青蜂俠 The Green Hornet
周杰倫不知在什麼狀況之下接下這部片約,但是一定會令人聯想起1966-1967的TV Series《The Green Hornet》裡的Bruce Lee,當然這也是這次的電影在Kato的畫冊裡出現李小龍有關係。這裡最好玩的就是Kato-vision,在打鬥的時候出現在主角眼裡的慢動作分析,周杰倫在這部片子裡有點搞笑的部份當然也跟以往李小龍的真人武打那種嚴肅的氣氛儼然不同,讓這部作品擁有一種與前作迴然不同的幽默風格與作風,我認為這是導演慧眼獨具的地方。有個地方讓我很驚訝的是,我看到《魔鬼終結者》第二代的主角Edward Furlong 在這裡演個很不起眼的販毒小子,上場沒多久就掛了,同時我也想起在CSI犯罪現場的系列裡,他也同樣出現了2次都是演小混混,好一點的就是那一集的嫌犯,但是戲份比較長。戲中我驚訝的是這個當時可愛聰慧的男童星?(該是少年)怎麼會挺著一個啤酒肚滿臉鬍鬚眼眶下陷然後一臉無賴的樣子跑出來演壞蛋。不過我推測他一定是非常努力爭取演出的機會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有著連續的曝光率,有空來查查。這部片裡有關東西方的權力想像很有意思,青蜂俠的[英雄反轉]是個值得論述的地方。不過這種論述性的東西就不在這裡寫了,在我的[功能界定]裡,橫豎,這裡只能是個memo的空間。
2011/04/21
蕭十一郎
蕭十一郎
古龍的《蕭十一郎》據說是楚原拍攝得最完美的一部(我想這個我該去查證一下)。劉永演連城璧,沈璧君則由楚原武俠電影的長年女角井莉擔綱,蕭十一郎當然是非狄龍莫屬了。楚原、古龍、狄龍這個當時的絕配在今日看來破綻最大的還是劇本,浪費了狄龍的畫龍點睛的光芒,浪費了古龍那個慣有的像是醒世亦像是虛空的[名言]。最近似乎很常看見這一系列的武俠片,《蕭十一郎》也好《風流斷劍小小刀》也好,雖然有當時紹氏豪華的佈景排場,就是劇本太糟糕。記得《書劍江山》也是借來了原著的人物跟簡單的幾個故事線劇情就編將起來,現在想想,實在是暴殄天物。金庸的小說不斷有人改編重拍,古龍就好像不這麼幸運了,有一陣子例如《新流星蝴蝶劍》等的也是搞笑居多,什麼時候有人來重新詮釋古龍?(雖然我還是比較鍾愛金庸和其他武俠作家...)
古龍的《蕭十一郎》據說是楚原拍攝得最完美的一部(我想這個我該去查證一下)。劉永演連城璧,沈璧君則由楚原武俠電影的長年女角井莉擔綱,蕭十一郎當然是非狄龍莫屬了。楚原、古龍、狄龍這個當時的絕配在今日看來破綻最大的還是劇本,浪費了狄龍的畫龍點睛的光芒,浪費了古龍那個慣有的像是醒世亦像是虛空的[名言]。最近似乎很常看見這一系列的武俠片,《蕭十一郎》也好《風流斷劍小小刀》也好,雖然有當時紹氏豪華的佈景排場,就是劇本太糟糕。記得《書劍江山》也是借來了原著的人物跟簡單的幾個故事線劇情就編將起來,現在想想,實在是暴殄天物。金庸的小說不斷有人改編重拍,古龍就好像不這麼幸運了,有一陣子例如《新流星蝴蝶劍》等的也是搞笑居多,什麼時候有人來重新詮釋古龍?(雖然我還是比較鍾愛金庸和其他武俠作家...)
聖殿春秋
聖殿春秋 The Pillars of the Earth
一直以來我總是思考西洋的教堂究竟是在怎樣的狀況之下取得石材,搬運,整工,堆積然後構築成型的。看了這部片讓我解開了許多疑惑。當然世上有許多奇蹟似的教堂,像蓋在山巔上的教堂,或是像法國那個Mont Saint Michel(モン・サン・ミシェル)。這部片子好像沒有播完,目前只看到第1、2集,而故事還沒結束,電視台卻好似隨便播個1、2集也沒交代接下來的什麼時候播放,只好偶爾注意一下,再回來補充這裡的memo了。(待續)
一直以來我總是思考西洋的教堂究竟是在怎樣的狀況之下取得石材,搬運,整工,堆積然後構築成型的。看了這部片讓我解開了許多疑惑。當然世上有許多奇蹟似的教堂,像蓋在山巔上的教堂,或是像法國那個Mont Saint Michel(モン・サン・ミシェル)。這部片子好像沒有播完,目前只看到第1、2集,而故事還沒結束,電視台卻好似隨便播個1、2集也沒交代接下來的什麼時候播放,只好偶爾注意一下,再回來補充這裡的memo了。(待續)
2011/04/20
ドン・ジョヴァンニ
唐喬凡尼 Io, Don Giovanni ドン・ジョヴァンニ
我所期待的歌劇啊,也是令我失望的歌劇。以往對古典歌劇作曲電影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導致我對這部片子抱持著太多期待,義大利這個歌劇的老國所拍攝的歌劇片竟然如此不堪一擊。整體來說,剪接和故事線相當差勁,莫扎特還有Lorenzo Da Ponte兩個才人的交集也描寫的很不精彩。歌劇原有的魅力似乎也無法在本片中呈現,不管取材如何豐碩一切的安排卻只是讓人覺得空入寶山而回。在片中當作家在寫這齣劇本的時候至上寫的是[IL DON GIOVANNI],不知道在本片的片名上標為[IO, DON GIOVANNI]有著什麼樣的意義?該來問問會意大利文的人。《ダンゴ》的カルロス・サウラ的作品為什麼令人覺得如此粗糙實在不解,同時代的ジャコモ・カサノヴァ與劇中劇的重疊雖然是很有趣的地方,但是我還是覺得本片的功力實在是差強人意。據說這個劇本也有モリエール的影響。
我所期待的歌劇啊,也是令我失望的歌劇。以往對古典歌劇作曲電影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導致我對這部片子抱持著太多期待,義大利這個歌劇的老國所拍攝的歌劇片竟然如此不堪一擊。整體來說,剪接和故事線相當差勁,莫扎特還有Lorenzo Da Ponte兩個才人的交集也描寫的很不精彩。歌劇原有的魅力似乎也無法在本片中呈現,不管取材如何豐碩一切的安排卻只是讓人覺得空入寶山而回。在片中當作家在寫這齣劇本的時候至上寫的是[IL DON GIOVANNI],不知道在本片的片名上標為[IO, DON GIOVANNI]有著什麼樣的意義?該來問問會意大利文的人。《ダンゴ》的カルロス・サウラ的作品為什麼令人覺得如此粗糙實在不解,同時代的ジャコモ・カサノヴァ與劇中劇的重疊雖然是很有趣的地方,但是我還是覺得本片的功力實在是差強人意。據說這個劇本也有モリエール的影響。
黑雨
黑雨 Black Rain
好電影不怕老,《黑雨》實在是很耐看。裡頭穿插了核子彈帶來的影響,之所以片名命名為《黑雨》。黑道老大說:[你們丟下了核彈,那之後下的雨都是黑色的雨。...把日本的誠信仁義都破壞掉,硬是把美國的價值觀塞給我們...]。菅井跟佐籐的對立,無疑也是這種價值觀所帶來的衝突呈現;佐籐所代表的是,一切只向前(錢)看齊的價值觀將日本舊有的誠信與注重名譽的價值觀破壞殆盡;然而Michael Douglas所飾演的Nick Conklin在片尾接受勳章頒獎,還有在機場跟高倉健一番對話、行為也十足顯現美國對日本舊有價值的崇拜與傾倒,這種建構出來的日本觀和美國觀在日後對於很多表象呈現有著許多的影響,那種勇往直前不顧生死往目標邁進的精神,那種視死如歸所帶來的殘暴行刑儀式(武士刀砍頭等)都難逃誤導之咎,即使片中的黑道老大說:[在你的眼前執刑可不是我們所樂見的],這似乎反諷著這個佐籐的殘暴行為並非來自日本,而是來自美國嗜血作風的影響。你說呢?如果沒記錯,這部片子也是松田優作的遺作。
好電影不怕老,《黑雨》實在是很耐看。裡頭穿插了核子彈帶來的影響,之所以片名命名為《黑雨》。黑道老大說:[你們丟下了核彈,那之後下的雨都是黑色的雨。...把日本的誠信仁義都破壞掉,硬是把美國的價值觀塞給我們...]。菅井跟佐籐的對立,無疑也是這種價值觀所帶來的衝突呈現;佐籐所代表的是,一切只向前(錢)看齊的價值觀將日本舊有的誠信與注重名譽的價值觀破壞殆盡;然而Michael Douglas所飾演的Nick Conklin在片尾接受勳章頒獎,還有在機場跟高倉健一番對話、行為也十足顯現美國對日本舊有價值的崇拜與傾倒,這種建構出來的日本觀和美國觀在日後對於很多表象呈現有著許多的影響,那種勇往直前不顧生死往目標邁進的精神,那種視死如歸所帶來的殘暴行刑儀式(武士刀砍頭等)都難逃誤導之咎,即使片中的黑道老大說:[在你的眼前執刑可不是我們所樂見的],這似乎反諷著這個佐籐的殘暴行為並非來自日本,而是來自美國嗜血作風的影響。你說呢?如果沒記錯,這部片子也是松田優作的遺作。
2011/04/19
女生向前走
女生向前走 Girl, Interrupted
我不是很明白這部片的意義。只是第一次看這部片時,覺得這些美麗的女孩都進了杜鵑窩,for some reason。然後今天看這部片,我想起了傅柯。在這裡所謂的精神病患,大半都是個性強烈的女孩,只是被判定為[缺乏社會能力],依照某些[基準]來說。而這些自我主張較強,較為[與眾不同]的女孩們就被強制隔離了。看來這有點不契合現實,但又十分寫實。不契合的部份是,在過去的社會制度裡,是否可以這麼容易的就將人關進精神病院?究竟比例有多高?據我所知,許多有名的作家或是藝術家的確是被認為[精神異常]而被特別[照顧]的,那麼或許這部電影就有它的真實性存在,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傅柯要去思考這個層面的事了。因為與眾不同無法融入社會就要被關進精神病院或是隔離開來的這種做法,似乎是前個世紀在我們的社會裡常見的問題。這部片子裡盡挑些很個性化又具魅力的女星來演,肯定是要加強觀眾對這些被判定為[異常]的角色的認同感,而不致讓這些角色陷入[她們就是精神異常]的旋渦當中而失去仔細觀察這些角色的內心世界。喔,我不知道這是否值得一提,Jared Leto在這片中也嘎了一角,沒唱歌的場面是否有點可惜?
我不是很明白這部片的意義。只是第一次看這部片時,覺得這些美麗的女孩都進了杜鵑窩,for some reason。然後今天看這部片,我想起了傅柯。在這裡所謂的精神病患,大半都是個性強烈的女孩,只是被判定為[缺乏社會能力],依照某些[基準]來說。而這些自我主張較強,較為[與眾不同]的女孩們就被強制隔離了。看來這有點不契合現實,但又十分寫實。不契合的部份是,在過去的社會制度裡,是否可以這麼容易的就將人關進精神病院?究竟比例有多高?據我所知,許多有名的作家或是藝術家的確是被認為[精神異常]而被特別[照顧]的,那麼或許這部電影就有它的真實性存在,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傅柯要去思考這個層面的事了。因為與眾不同無法融入社會就要被關進精神病院或是隔離開來的這種做法,似乎是前個世紀在我們的社會裡常見的問題。這部片子裡盡挑些很個性化又具魅力的女星來演,肯定是要加強觀眾對這些被判定為[異常]的角色的認同感,而不致讓這些角色陷入[她們就是精神異常]的旋渦當中而失去仔細觀察這些角色的內心世界。喔,我不知道這是否值得一提,Jared Leto在這片中也嘎了一角,沒唱歌的場面是否有點可惜?
星際大爭霸
星際大爭霸:賽隆人的計畫 Battlestar Galactica: The Plan
所有終將歸屬人性,還有愛。在機器人與人類,或是複製人與人類之間的差距就是賦予所謂的[人性]還有[愛]的差距。然而,同時的在許多電影作品當中也強調:當這些機器人和複製人也跟人類一樣具有人性和愛的時候,那麼人類和機器人或複製人的差距究竟在哪裡?那時,懷疑將轉向人類本身:[我會不會也是機器人(複製人)?]。在 《星際大爭霸:賽隆人的計畫》當中就將這個疑問疑問直接的放在兩個人物身上:[我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賽隆人而不自知?]或是也有角色也做這樣的假設:[如果我是賽隆人,那我一定要爬上階梯的最頂端,然後跳下來死的壯烈一點!](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從樓梯的頂端跳下來算是一種[壯烈]的死法)。最後,那兩個出自同個原型卻做出截然不同的決定的賽隆人(雙胞兄弟?)在被放逐於太空時有了一些對話,這些對話同時也是作品的結語:賽隆人A:[你其實渴望人類的愛,你希望他們將你用在懷裡,愛你勝過於愛人性],賽隆人B:[我會摧毀他們的人性]...........。賽隆人被設計成是人類的終結者,在人類不惜毀滅周遭的環境只顧一己之利而喪失了他們的人性時,賽隆人就會出現,來摧毀這會毀掉萬物的自私自利的人類。毋庸置疑的,在這些電影當中人類最引以為傲的就是人性和愛,似乎這是人類才會擁有的瑰寶(但卻又不盡然)也是人類最習以為常餓日往往會忽略的層面。我懷疑這到底是人類高估了,還是低估了自己?
所有終將歸屬人性,還有愛。在機器人與人類,或是複製人與人類之間的差距就是賦予所謂的[人性]還有[愛]的差距。然而,同時的在許多電影作品當中也強調:當這些機器人和複製人也跟人類一樣具有人性和愛的時候,那麼人類和機器人或複製人的差距究竟在哪裡?那時,懷疑將轉向人類本身:[我會不會也是機器人(複製人)?]。在 《星際大爭霸:賽隆人的計畫》當中就將這個疑問疑問直接的放在兩個人物身上:[我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賽隆人而不自知?]或是也有角色也做這樣的假設:[如果我是賽隆人,那我一定要爬上階梯的最頂端,然後跳下來死的壯烈一點!](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從樓梯的頂端跳下來算是一種[壯烈]的死法)。最後,那兩個出自同個原型卻做出截然不同的決定的賽隆人(雙胞兄弟?)在被放逐於太空時有了一些對話,這些對話同時也是作品的結語:賽隆人A:[你其實渴望人類的愛,你希望他們將你用在懷裡,愛你勝過於愛人性],賽隆人B:[我會摧毀他們的人性]...........。賽隆人被設計成是人類的終結者,在人類不惜毀滅周遭的環境只顧一己之利而喪失了他們的人性時,賽隆人就會出現,來摧毀這會毀掉萬物的自私自利的人類。毋庸置疑的,在這些電影當中人類最引以為傲的就是人性和愛,似乎這是人類才會擁有的瑰寶(但卻又不盡然)也是人類最習以為常餓日往往會忽略的層面。我懷疑這到底是人類高估了,還是低估了自己?
2011/04/18
MISSION 私たちが世界を変える!
MISSION 私たちが世界を変える
これはNHKで放送された番組で、たまたま今日の最終回を観た。来年は特番として放送される予定となっているようだが、いろいろ考えさせられた。一人の力では物足りない。311の東北関東大震災が起きたとき、誰もが頭によぎった考えだったではなかったか。ところが、一人でも立ち上がってコミットしてやろうと思えば、実にいろいろな大きなことを変えていくこともできる、そう思わせ、また勇気づけられるような人々が番組に出てきた。資金がない、力がない、機会がない、時間がない、人力がないなどという理屈はもはや理由にならないのがよく分からせてくれるものだった。こちらが立ち上げたプロジェクトとは、このようなことをやるきっかけを作るカリキュラムだということを入ってきた時点では気付いていたけど、果たしてどれだけ実現できたか。この原点に立ち戻るきっかけをいかにしてつかめるか、考え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かもしれない。プロジェクトに参加してくれたひとりひとりが、コミットメントをしっかりと持つこと、そして自分の力で世界を変えることができるんだと実感できること、そのようなプロジェクトにしていきたい。お遊びではないのだ、プロジェクトは。無意味なことをするだけなら、限りのある命を無駄にするな、と言いたい。
これはNHKで放送された番組で、たまたま今日の最終回を観た。来年は特番として放送される予定となっているようだが、いろいろ考えさせられた。一人の力では物足りない。311の東北関東大震災が起きたとき、誰もが頭によぎった考えだったではなかったか。ところが、一人でも立ち上がってコミットしてやろうと思えば、実にいろいろな大きなことを変えていくこともできる、そう思わせ、また勇気づけられるような人々が番組に出てきた。資金がない、力がない、機会がない、時間がない、人力がないなどという理屈はもはや理由にならないのがよく分からせてくれるものだった。こちらが立ち上げたプロジェクトとは、このようなことをやるきっかけを作るカリキュラムだということを入ってきた時点では気付いていたけど、果たしてどれだけ実現できたか。この原点に立ち戻るきっかけをいかにしてつかめるか、考え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かもしれない。プロジェクトに参加してくれたひとりひとりが、コミットメントをしっかりと持つこと、そして自分の力で世界を変えることができるんだと実感できること、そのようなプロジェクトにしていきたい。お遊びではないのだ、プロジェクトは。無意味なことをするだけなら、限りのある命を無駄にするな、と言いたい。
2011/04/17
獵殺幽靈寫手
獵殺幽靈寫手 The Ghost Writer
[We are sensitive spirits]。當 the ghost(Ewan McGregor 飾) 被問及為什麼不當個作家,對方發現 the ghost 被觸動傷口隨即回問說[幽靈寫手也有心?]時,the ghost 如是說。Roman Polanski是鬼才,片片都拍得很恐怖,連他本身的故事都讓我毛骨悚然。這部片子就把兩個風度翩翩的男子都給幹掉了,沒有活口。最後的字幕乾淨得令人直起雞皮疙瘩,好個鬼才羅曼波蘭斯基!說是根據 Robert Harris 的原著《The Ghost》改編的,我倒是只注意到劇本是波蘭斯基和其他2人一起寫的(片尾的credit),這裡的主角沒有特權,就連動機也必須很仔細地跟上劇情才有辦法弄清楚。倒是將劇中人物足跡橫跨英國和美國的做法很是有趣,飾演自傳主人的又是前代007的皮爾斯布洛斯南,這就更顯得個中的諜戰劇更帶諷刺的意味。話說回來,其中處理Ruth的支線我不是很喜歡,Lang從政的軌跡和Ruth之間的關係雖然點到為止也能意會,但是單就劇情發展上來說仍嫌不足,追蹤時的導航布石也覺得有些牽強,看來我如果再寫下去肯定會發現太多劇本上的破綻,就到此為止吧。
[We are sensitive spirits]。當 the ghost(Ewan McGregor 飾) 被問及為什麼不當個作家,對方發現 the ghost 被觸動傷口隨即回問說[幽靈寫手也有心?]時,the ghost 如是說。Roman Polanski是鬼才,片片都拍得很恐怖,連他本身的故事都讓我毛骨悚然。這部片子就把兩個風度翩翩的男子都給幹掉了,沒有活口。最後的字幕乾淨得令人直起雞皮疙瘩,好個鬼才羅曼波蘭斯基!說是根據 Robert Harris 的原著《The Ghost》改編的,我倒是只注意到劇本是波蘭斯基和其他2人一起寫的(片尾的credit),這裡的主角沒有特權,就連動機也必須很仔細地跟上劇情才有辦法弄清楚。倒是將劇中人物足跡橫跨英國和美國的做法很是有趣,飾演自傳主人的又是前代007的皮爾斯布洛斯南,這就更顯得個中的諜戰劇更帶諷刺的意味。話說回來,其中處理Ruth的支線我不是很喜歡,Lang從政的軌跡和Ruth之間的關係雖然點到為止也能意會,但是單就劇情發展上來說仍嫌不足,追蹤時的導航布石也覺得有些牽強,看來我如果再寫下去肯定會發現太多劇本上的破綻,就到此為止吧。
守護者
守護者 Watchman
我猶豫到底是要選擇《守護者》還是《當地球停止轉動》(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來寫。最後決定幫《守護者》留下memo。明顯地,美國超級英雄式的故事在電影一開始就被破除,死了個笑匠後接二連三的,以前聚在一起的美國超級英雄就又開始了不尋常的日常。而最後重要的當然也是以救人為主要任務,或是無論如何絕不失落救助人類的機會,哪怕只是一個人,以往的英雄故事是絕對不會犧牲任何一條性命的(如同近幾年的《蜘蛛人》)英雄本質就被一個[更大]的理想所否定--寧願犧牲幾百萬人的性命來拯救幾十億人的智慧星,為了[和平],英雄甘願背上了發動恐怖攻擊的罪名的曼哈頓博士,明知會失去性命,但是又執著支持[真相]的變臉人.........。於是這裡的美國超級英雄好像蛻變成跟以往截然不同的超級英雄。英雄們的死,問的仍是:人性能否即時改變--好似《當地球停止轉動》一片中珍妮佛康納萊不斷的對前來終結人類的宇宙人說[We can change!]一樣。記得不久前我們討論過有關核能發電的事,大家的反應是:我現在的生活這麼方便都是拜核能發電所賜,停掉了核能發電就失去現在便利一切,不如利用核能發電讓科技發展到最高點。只有少數認為,應該停止了,最起碼不該再興蓋。我們真的能[change]嗎?珍妮佛康納萊的這句[We can change!]現在對我來說,真的是震撼力無窮。
我猶豫到底是要選擇《守護者》還是《當地球停止轉動》(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來寫。最後決定幫《守護者》留下memo。明顯地,美國超級英雄式的故事在電影一開始就被破除,死了個笑匠後接二連三的,以前聚在一起的美國超級英雄就又開始了不尋常的日常。而最後重要的當然也是以救人為主要任務,或是無論如何絕不失落救助人類的機會,哪怕只是一個人,以往的英雄故事是絕對不會犧牲任何一條性命的(如同近幾年的《蜘蛛人》)英雄本質就被一個[更大]的理想所否定--寧願犧牲幾百萬人的性命來拯救幾十億人的智慧星,為了[和平],英雄甘願背上了發動恐怖攻擊的罪名的曼哈頓博士,明知會失去性命,但是又執著支持[真相]的變臉人.........。於是這裡的美國超級英雄好像蛻變成跟以往截然不同的超級英雄。英雄們的死,問的仍是:人性能否即時改變--好似《當地球停止轉動》一片中珍妮佛康納萊不斷的對前來終結人類的宇宙人說[We can change!]一樣。記得不久前我們討論過有關核能發電的事,大家的反應是:我現在的生活這麼方便都是拜核能發電所賜,停掉了核能發電就失去現在便利一切,不如利用核能發電讓科技發展到最高點。只有少數認為,應該停止了,最起碼不該再興蓋。我們真的能[change]嗎?珍妮佛康納萊的這句[We can change!]現在對我來說,真的是震撼力無窮。
2011/04/15
Living Proof
擁愛奇蹟 Living Proof
每句對話都令人驚訝這些人心智的成熟度。如果世上充滿了這樣的人,我們還需要什麼武器?這原來是一部電視影片,因為裡頭的人卻都描寫的好[理想]讓我覺得它看起來像是部紀念片,而或許很可能它就是。研發Her-2的史萊門醫生的奮鬥史還有那些患病的苦難女性攜手成就的治療藥。在研發過程中會發生的障礙,必須下的痛苦的抉擇,在等待中逝去的生命,為了讓新藥問世而必須拒絕的病患(等同放棄救治生命)的種種困難都被描寫出來了--即時如此,這部片子仍然充滿希望的光彩,這是它讓我覺得這是部紀念片的原因,它真的或許是。
每句對話都令人驚訝這些人心智的成熟度。如果世上充滿了這樣的人,我們還需要什麼武器?這原來是一部電視影片,因為裡頭的人卻都描寫的好[理想]讓我覺得它看起來像是部紀念片,而或許很可能它就是。研發Her-2的史萊門醫生的奮鬥史還有那些患病的苦難女性攜手成就的治療藥。在研發過程中會發生的障礙,必須下的痛苦的抉擇,在等待中逝去的生命,為了讓新藥問世而必須拒絕的病患(等同放棄救治生命)的種種困難都被描寫出來了--即時如此,這部片子仍然充滿希望的光彩,這是它讓我覺得這是部紀念片的原因,它真的或許是。
新月
新月 New Moon
[Bella, Marry me!],然後居然就結束了!這個系列原則上是灌迷湯電影。片中出現了《羅密歐與茱麗葉》,所以這真的是一種另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人類,吸血鬼還有狼人的世冤。當然這個另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元素是早在《暮光之城-無懼的愛》就已經發現的,只是在這一集內它更明顯地將這個作品放了進來。雅各仍然扮演著一個悲劇角色,這個地方還真的是難以抹去青春校園片的色彩,讓女主角做一些蠢事,讓男主角或配角們拼得你死我活的。倒是這一集裡來復仇的維多利亞未免也太沒有[作為]了,我想又是為了下一集鋪梗來的嗎?那麼,一場腥風血雨之戰就要開始了。Michael Sheen,在《Underworld: Rise of the Lycans》裡頭是個極富衝擊力的角色,而這裡竟然接了狼肯族的死對頭--吸血鬼--的角色,並且在本片續集《The Twilight Saga: Breaking Dawn》的Part 1/Part 2都會繼續出現。過去飾演的角色--狼肯族的領導者,還有英國首相Tony Blair(《The Queen》2006)讓他紮穩了強而有力又兼具智慧的領導者風格,相信這也是促使他得到吸血鬼領導Aro這個角色的要因。即使這樣的青春校園片不見得能有高的評價,但是有實力派的演員支撐仍是讓人想要目睹他在片中的風采,無可諱言地,他實在是一個戲路很廣可塑性很高的一個演員。
[Bella, Marry me!],然後居然就結束了!這個系列原則上是灌迷湯電影。片中出現了《羅密歐與茱麗葉》,所以這真的是一種另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人類,吸血鬼還有狼人的世冤。當然這個另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元素是早在《暮光之城-無懼的愛》就已經發現的,只是在這一集內它更明顯地將這個作品放了進來。雅各仍然扮演著一個悲劇角色,這個地方還真的是難以抹去青春校園片的色彩,讓女主角做一些蠢事,讓男主角或配角們拼得你死我活的。倒是這一集裡來復仇的維多利亞未免也太沒有[作為]了,我想又是為了下一集鋪梗來的嗎?那麼,一場腥風血雨之戰就要開始了。Michael Sheen,在《Underworld: Rise of the Lycans》裡頭是個極富衝擊力的角色,而這裡竟然接了狼肯族的死對頭--吸血鬼--的角色,並且在本片續集《The Twilight Saga: Breaking Dawn》的Part 1/Part 2都會繼續出現。過去飾演的角色--狼肯族的領導者,還有英國首相Tony Blair(《The Queen》2006)讓他紮穩了強而有力又兼具智慧的領導者風格,相信這也是促使他得到吸血鬼領導Aro這個角色的要因。即使這樣的青春校園片不見得能有高的評價,但是有實力派的演員支撐仍是讓人想要目睹他在片中的風采,無可諱言地,他實在是一個戲路很廣可塑性很高的一個演員。
2011/04/11
S1m0ne
虛擬偶像 S1m0ne
很久以前我就看過這部片,難得在HBO上又有機會看到它,但是查了一下,它居然是2002年的片,難怪我覺得記憶久遠了。導演之於電影創作,演員之於電影創作,還有電腦技術之於電影創作的種種疑問不但被同時呈現在這部電影裡,當中也暴露了媒體宣傳和電影製作的關係。2002年這個對電影製作來說是有點曖昧的年代。CG技術逐漸露出鋒芒卻又是大家強調舊有拍攝技術才是正統的年代,也是[作者已死]被認可之後但是有人強調該是作者復權的時機,演員呈現在螢幕上雖不盡然是CG可以取代但又何嘗不是經過大量修正後的結果,人們所追求的偶像到最後不也都是一場幻夢的追逐遊戲而已等等諸如此類的疑問都再再被提出質詢。善於製造真假難分、想像重組的媒體與受眾之間的關係是否會因為這樣的質疑而重新受到重視?這是我很懷疑的地方。
很久以前我就看過這部片,難得在HBO上又有機會看到它,但是查了一下,它居然是2002年的片,難怪我覺得記憶久遠了。導演之於電影創作,演員之於電影創作,還有電腦技術之於電影創作的種種疑問不但被同時呈現在這部電影裡,當中也暴露了媒體宣傳和電影製作的關係。2002年這個對電影製作來說是有點曖昧的年代。CG技術逐漸露出鋒芒卻又是大家強調舊有拍攝技術才是正統的年代,也是[作者已死]被認可之後但是有人強調該是作者復權的時機,演員呈現在螢幕上雖不盡然是CG可以取代但又何嘗不是經過大量修正後的結果,人們所追求的偶像到最後不也都是一場幻夢的追逐遊戲而已等等諸如此類的疑問都再再被提出質詢。善於製造真假難分、想像重組的媒體與受眾之間的關係是否會因為這樣的質疑而重新受到重視?這是我很懷疑的地方。
重裝任務
重裝任務 Equilibrium
2002。我以為我自己已經為這部片留下了一些memo,沒想到竟是漏網之魚。不過或許是在寫別的片子的時候提到它的吧,該是在Emily Watson的項目裡(《奇跡の海》)。Path of the Cleric,沒有想到竟然是這樣的concept,它雖然曾經出現在台詞當中,不過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並沒有留意,大概是它的打鬥場面太令人眼花繚亂了。說到打鬥場面,這裡的動作指導未免也太唬人,在四面埋伏的狀況之下,再怎麼精緻又有效率的動作設計應該都無法衝關破陣吧? Bluffing! 再怎麼眩我也不會太愛這裡的打鬥場面,實在太不合理,比起《紫光》(《Ultraviolet》2006)裡的槍擊戰就差太多了。反倒是片中的心理描寫有幾個鏡頭很是細膩,例如當主角去觸摸隱藏在口袋中的緞帶時,同時呈現了對觸覺和嗅覺,交纏不清的懷念和思念還有理性與感性的糾葛和信心的動搖,都盡在指端接觸緞帶的那一刻。一條短短的絲質緞帶,代表的涵義有多少?觸感、香氣,還有顏色能訴說多少故事?在我思考身體思維的時候,大半將考察資料集中在機器人電影來探討,不過這部片能夠提供給我的觀點卻是逆向的,它把人類變成[機器人]--human without feeling。於是,當主角一步一步地重拾被排斥在外的五感的片刻,也就是他重拾生命價值的瞬間。人,如何奪回被操縱的身體?如何擺脫被監控的現實?如何從制度中抽離?如何在外部與內部取得均衡? Equilibrium問的就是,[人,為了什麼而活?]。而這個疑問就將我帶回了思考身體思維的命題。
2002。我以為我自己已經為這部片留下了一些memo,沒想到竟是漏網之魚。不過或許是在寫別的片子的時候提到它的吧,該是在Emily Watson的項目裡(《奇跡の海》)。Path of the Cleric,沒有想到竟然是這樣的concept,它雖然曾經出現在台詞當中,不過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並沒有留意,大概是它的打鬥場面太令人眼花繚亂了。說到打鬥場面,這裡的動作指導未免也太唬人,在四面埋伏的狀況之下,再怎麼精緻又有效率的動作設計應該都無法衝關破陣吧? Bluffing! 再怎麼眩我也不會太愛這裡的打鬥場面,實在太不合理,比起《紫光》(《Ultraviolet》2006)裡的槍擊戰就差太多了。反倒是片中的心理描寫有幾個鏡頭很是細膩,例如當主角去觸摸隱藏在口袋中的緞帶時,同時呈現了對觸覺和嗅覺,交纏不清的懷念和思念還有理性與感性的糾葛和信心的動搖,都盡在指端接觸緞帶的那一刻。一條短短的絲質緞帶,代表的涵義有多少?觸感、香氣,還有顏色能訴說多少故事?在我思考身體思維的時候,大半將考察資料集中在機器人電影來探討,不過這部片能夠提供給我的觀點卻是逆向的,它把人類變成[機器人]--human without feeling。於是,當主角一步一步地重拾被排斥在外的五感的片刻,也就是他重拾生命價值的瞬間。人,如何奪回被操縱的身體?如何擺脫被監控的現實?如何從制度中抽離?如何在外部與內部取得均衡? Equilibrium問的就是,[人,為了什麼而活?]。而這個疑問就將我帶回了思考身體思維的命題。
康斯坦汀
康斯坦汀:軀魔神探 Constantine
2005。我沒有想到這部片這麼新。記憶中我像是看過無數次,它的許許多多的畫面是如此清晰。把傳說中的抓鬼好手以這樣的故事形態呈現倒還不算有什麼新鮮味,對基努李維挑戰這個角色也有一點訝異,奇怪的是他竟然讓我覺得很融入,搭配上飾演女主角的演員本身就帶著一種神祕的色彩(我知道這應該是《神鬼傳奇》The Mummy 的影響),還有飾演米迦爾大天使、撒旦的選角都能夠引人入戲,所以整個片子的選角就變得非常的均衡,在該戲劇化的點或是營造衝擊力的畫面都被顧慮到了,有些甚至處理的很細膩,就一齣神魔交戰的電影來說,可以說是傑作了,比美同是基努李維主演的《魔鬼之門》的故事,但是差別就在《魔鬼之門》(《ディアボロス/悪魔の扉》 The Devil's Advocate)的美術呈現更勝一籌。
2005。我沒有想到這部片這麼新。記憶中我像是看過無數次,它的許許多多的畫面是如此清晰。把傳說中的抓鬼好手以這樣的故事形態呈現倒還不算有什麼新鮮味,對基努李維挑戰這個角色也有一點訝異,奇怪的是他竟然讓我覺得很融入,搭配上飾演女主角的演員本身就帶著一種神祕的色彩(我知道這應該是《神鬼傳奇》The Mummy 的影響),還有飾演米迦爾大天使、撒旦的選角都能夠引人入戲,所以整個片子的選角就變得非常的均衡,在該戲劇化的點或是營造衝擊力的畫面都被顧慮到了,有些甚至處理的很細膩,就一齣神魔交戰的電影來說,可以說是傑作了,比美同是基努李維主演的《魔鬼之門》的故事,但是差別就在《魔鬼之門》(《ディアボロス/悪魔の扉》 The Devil's Advocate)的美術呈現更勝一籌。
2011/04/10
奪天書
奪天書 The Book of Eli
我因為看見Gary Oldman的名字,所以我決定要確認一下。電影裡頭的插曲要能令人聽的如此投入還真的很困難,它的歌詞的每一句都聽進我到耳朵裡了,我想這也是導演要的。不知怎麼地,最近看的作品都十分看重這些語言訊息,像是一字一句都不願意被遺漏。在電影裡聽這首歌的歌詞實在太貼切了,想去找來聽聽。話說期待的Gary Oldman的表現居然平平,丹佐華盛頓則還是那付模樣(維持一定水準的意思啦),劇情是有點引發深思的,尤其是在日本地震發生了核能危機之後。只是追求[天書]的必然性似乎說服力還是差了一著,平時沒有信仰的人當然腦子裡沒有[天書],腦子裡有[天書]的人卻又何必追求或保存[天書]呢?說穿了,這部電影只是要最後片尾的那個自嗨的反差嗎?(丹佐華盛頓開始的神勇跟後半的落差)實在是很[單純]的片。
我因為看見Gary Oldman的名字,所以我決定要確認一下。電影裡頭的插曲要能令人聽的如此投入還真的很困難,它的歌詞的每一句都聽進我到耳朵裡了,我想這也是導演要的。不知怎麼地,最近看的作品都十分看重這些語言訊息,像是一字一句都不願意被遺漏。在電影裡聽這首歌的歌詞實在太貼切了,想去找來聽聽。話說期待的Gary Oldman的表現居然平平,丹佐華盛頓則還是那付模樣(維持一定水準的意思啦),劇情是有點引發深思的,尤其是在日本地震發生了核能危機之後。只是追求[天書]的必然性似乎說服力還是差了一著,平時沒有信仰的人當然腦子裡沒有[天書],腦子裡有[天書]的人卻又何必追求或保存[天書]呢?說穿了,這部電影只是要最後片尾的那個自嗨的反差嗎?(丹佐華盛頓開始的神勇跟後半的落差)實在是很[單純]的片。
超異能部隊
超異能部隊
在電視看到預告片時,我就決定要看一看。因為喬治克洛尼居然對伊旺說:[我是絕地武士](I am a Jedi warrior)!太爆笑。這裡當然會有一些互文性的問題產生的。誰都知道Iwan曾在《星際大戰》中飾演過絕地武士而且還是Jedi Master,所以當著他的面很認真的跟他說 I am Jedi warrior 實在太搞笑!《超異能部隊》諷刺戰爭的意味很強,發明不會殺人的武器,利用和平的辦法征服敵人等等,還有正經八百地練習讓羚羊昏死過去的能力等。我認為這個作品的味道跟喬治克洛尼似乎很搭嘎,很像是他會製作或是拍攝的電影,當然我沒去查證啦,只是令我想起一部探討走私武器的武器販子的電影,而那部電影就是喬治克洛尼監製並且自己擔綱的作品。也有點像另類的《Ocean Eleven》,就是找來幾個氣味相投的演員來演一場[玩票]性質極強的作品,遊戲人生也諷刺人生諷刺社會諷刺政治。這樣的片子看起來實在很舒服,不管它的內容是多麼荒謬或是多麼天馬行空天方夜譚。
在電視看到預告片時,我就決定要看一看。因為喬治克洛尼居然對伊旺說:[我是絕地武士](I am a Jedi warrior)!太爆笑。這裡當然會有一些互文性的問題產生的。誰都知道Iwan曾在《星際大戰》中飾演過絕地武士而且還是Jedi Master,所以當著他的面很認真的跟他說 I am Jedi warrior 實在太搞笑!《超異能部隊》諷刺戰爭的意味很強,發明不會殺人的武器,利用和平的辦法征服敵人等等,還有正經八百地練習讓羚羊昏死過去的能力等。我認為這個作品的味道跟喬治克洛尼似乎很搭嘎,很像是他會製作或是拍攝的電影,當然我沒去查證啦,只是令我想起一部探討走私武器的武器販子的電影,而那部電影就是喬治克洛尼監製並且自己擔綱的作品。也有點像另類的《Ocean Eleven》,就是找來幾個氣味相投的演員來演一場[玩票]性質極強的作品,遊戲人生也諷刺人生諷刺社會諷刺政治。這樣的片子看起來實在很舒服,不管它的內容是多麼荒謬或是多麼天馬行空天方夜譚。
大切なことはすべて君が教えてくれた
大切なことはすべて君が教えてくれた 教我愛的一切
たった15分間しか観ていなかったのに、釘付けにされてしまった!ことばが語る〈真実〉をこのように、実に簡単な形で示してくれたドラマはほかにあったろうか。ドラマのタイトルにももちろんぴったりだけど。この脚本は実ににくい!そういえば、このドラマは逆転したかたちで話をはじめていたーー結婚を予定しているふたりの教師を主人公に、第一話からセンセーショナルな展開を用意した。「結婚」が最後のゴールではなく、いろんなことの始まりであり、またこれまでの生活に大きな変化をもたらすものであるということを丁寧に描くことで、結婚をめぐって「それから」と「その後」をきちんと見せるドラマになっている。むろん、ここで私が感心したのはこうした設定ではない。私のこころが動かされたのはそこに使われたことばのひとつひとつが生き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だ。ことばは表面の意味を意味しない意味を持つこと。そのことをもっとも簡単なことばのやりとりで分からせてくれた。私のこころはそれに深く動かされたのだった。「帰ってくる人は、さようならなんて言わない」。「さようなら」ではなく、「行ってきます」ではないかって。これほど感動的な言葉、しかしこれほど単純なことばは私はかつて聞いたことがない。この場面では「さようなら」ということばを口にした教え子に、「行ってきます」に改めさせた教師の、この「行ってきます」が励ましの言葉になっているのに対して、今度は恋人に向かって言った「行ってきます」ということばは変わりない愛のことばに変身している。これほど分かりやすい「寛恕」の意を表す言葉、そして「変わりない愛」を表す言葉に「行ってきます」ということばを持ってくることは、わたしはほかのドラマでは観たことがない。この脚本を書いた人は恐ろしい人だ。畏怖さえ感じる。このような瑞々しい感性を、ぜひ日本語を学ぶわたしの学生たちにも持ってほしい。そう願う。
たった15分間しか観ていなかったのに、釘付けにされてしまった!ことばが語る〈真実〉をこのように、実に簡単な形で示してくれたドラマはほかにあったろうか。ドラマのタイトルにももちろんぴったりだけど。この脚本は実ににくい!そういえば、このドラマは逆転したかたちで話をはじめていたーー結婚を予定しているふたりの教師を主人公に、第一話からセンセーショナルな展開を用意した。「結婚」が最後のゴールではなく、いろんなことの始まりであり、またこれまでの生活に大きな変化をもたらすものであるということを丁寧に描くことで、結婚をめぐって「それから」と「その後」をきちんと見せるドラマになっている。むろん、ここで私が感心したのはこうした設定ではない。私のこころが動かされたのはそこに使われたことばのひとつひとつが生き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だ。ことばは表面の意味を意味しない意味を持つこと。そのことをもっとも簡単なことばのやりとりで分からせてくれた。私のこころはそれに深く動かされたのだった。「帰ってくる人は、さようならなんて言わない」。「さようなら」ではなく、「行ってきます」ではないかって。これほど感動的な言葉、しかしこれほど単純なことばは私はかつて聞いたことがない。この場面では「さようなら」ということばを口にした教え子に、「行ってきます」に改めさせた教師の、この「行ってきます」が励ましの言葉になっているのに対して、今度は恋人に向かって言った「行ってきます」ということばは変わりない愛のことばに変身している。これほど分かりやすい「寛恕」の意を表す言葉、そして「変わりない愛」を表す言葉に「行ってきます」ということばを持ってくることは、わたしはほかのドラマでは観たことがない。この脚本を書いた人は恐ろしい人だ。畏怖さえ感じる。このような瑞々しい感性を、ぜひ日本語を学ぶわたしの学生たちにも持ってほしい。そう願う。
源
源
似乎夾雜著台灣開墾時代的多種文化元素,不知道那時候的[洋人]真的說英文嗎?清朝時期,究竟是引進哪一國的技術來採石油(電影裡叫[火水][地油])?我倒是沒注意到台灣石油,但是查了一下,這部電影裡提到的就是這個石圍牆的故事,依據這個網頁的記載當時聘來的外國人還真的是美國人,在台灣鑿出第一座油井的人是粵人邱苟,也是世界上第二座被鑿出來的油井。這部電影是中影第一百部電影,改編自張毅同名小說,片名為《源》不但直接表現了鑿油井的主要故事癥結,也同時點出了當時開墾的墾首以及定居台灣的一些逸史,但是我比較不同意前參考文在敘述時在描述原住民的部份時用[騷擾]這個措辭來講。看過電影當然也可以知道這是以一個[拓荒者]的觀點來拍攝,之所以也才會是[源]。李喬的長篇小說寒夜三部曲--大地之母裡也提到了這個石圍牆。在2009年客家電視台重新詮釋這部作品拍成20集的電視連續劇《源》,我沒有直接確認就不知道用什麼角度來拍攝了。(待續)
似乎夾雜著台灣開墾時代的多種文化元素,不知道那時候的[洋人]真的說英文嗎?清朝時期,究竟是引進哪一國的技術來採石油(電影裡叫[火水][地油])?我倒是沒注意到台灣石油,但是查了一下,這部電影裡提到的就是這個石圍牆的故事,依據這個網頁的記載當時聘來的外國人還真的是美國人,在台灣鑿出第一座油井的人是粵人邱苟,也是世界上第二座被鑿出來的油井。這部電影是中影第一百部電影,改編自張毅同名小說,片名為《源》不但直接表現了鑿油井的主要故事癥結,也同時點出了當時開墾的墾首以及定居台灣的一些逸史,但是我比較不同意前參考文在敘述時在描述原住民的部份時用[騷擾]這個措辭來講。看過電影當然也可以知道這是以一個[拓荒者]的觀點來拍攝,之所以也才會是[源]。李喬的長篇小說寒夜三部曲--大地之母裡也提到了這個石圍牆。在2009年客家電視台重新詮釋這部作品拍成20集的電視連續劇《源》,我沒有直接確認就不知道用什麼角度來拍攝了。(待續)
女盲劍客
女盲劍客 Ichi(2008)
女盲劍客是我小時候尚未對周遭有十分認知時不知道在哪裡接觸到的影片,而今天看到的是リメーク。2008年曾利文彦導演,綾瀬はるか、大沢たかお主演,改編自《座頭市物語》,聽說殺陣仍是舊版《座頭市》的久世浩擔任,片尾主題曲則由韓國歌手SunMin主唱的。已經不記得小時候究竟是幾歲時看過舊版的女盲劍客,但是有許多畫面我至今仍然能夠清楚地浮現在眼前,特別是女盲劍客拔刀殺人後的背影。看到舊版女盲劍客時我應該是不懂世事的年齡,好幾幕電影中的畫面印象深刻,但我卻不記得我在哪裡又是怎麼看到這部電影的,不過有一件事我可以肯定的是,舊版女盲劍客好太多!斟酒的畫面,在狹小的日式房間裡的打鬥場面都令人難以忘懷,至今都仍然能感受到片中傳來的騰騰殺氣。不過今天看到的新版女盲劍客也有我很喜歡的一面,那就是將日本的瞽女(ごぜ)放進來。還有窪塚洋介雖然是配角,但是因為的他的幾個台詞讓這部片增添了不少魅力,倒是綾瀬はるか跟大沢たかお已經在《仁醫》裡頭合作過了,在這部電影中擔綱男女主角就顯得缺乏新鮮感。逆手居合い斬りの名人と言えば、勝新太郎が扮する座頭市だが、ここで女性の座頭市にも同じく〈いち(市)〉という名を与えたとたん、美しい女性の姿が想起されるに違いない。なにせ、かの有名な美しいお市の方を思い出させるからである。叶うものなら、もう一度あの旧バージョンの女座頭市を観てみたい。しかし、タイトルをまったく記憶がないままどのように探し出すか? 座頭市のブームを新たに引き起こした北野武の座頭市はまた別の意味でみどころはあるといえばあるが、私はあの下駄ダンスが好き。(結果發現去年還有一部上映了《座頭市 The Last》還發現了另一部有趣的預告片《刀見笑》?)
2011/04/08
パルプ・フィクション
パルプ・フィクション Pulp Fiction
看了電影資料檔,這應該是我搜索資料檔裡觀眾給的最高分的一部!(我 沒眼殘吧?)哇-1994年?難怪約翰屈伏塔看起來這麼年輕(我當時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覺得他是中年大叔...跟今天的《諜戰巴黎》裡的差好多啊!...沮喪什麼呢?)。當時這部電影被號稱為非常[文學]的電影,想當然爾,從它的片名也可猜想一二;加上它本身利用書籍章節的方式來轉換故事的連結,甚至用聖經來穿插整體等都能夠讓這個作品[看起來]很[文學]。電影與文學之間的距離和關係向來都是曖昧的。但我對從小說改編為電影的作品或是先有電影才出版小說的作品這種關係並不感興趣。我想提的是,小說的呈現形式和電影的呈現形式上的關係,這種手法上的研究是看這部作品時,我比較關注的。無可厚非的,貫穿整個作品的聖經與故事結構的發展當然不容忽視,這些細節就等論述邏輯整理好再來補述好了。
看了電影資料檔,這應該是我搜索資料檔裡觀眾給的最高分的一部!(我 沒眼殘吧?)哇-1994年?難怪約翰屈伏塔看起來這麼年輕(我當時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覺得他是中年大叔...跟今天的《諜戰巴黎》裡的差好多啊!...沮喪什麼呢?)。當時這部電影被號稱為非常[文學]的電影,想當然爾,從它的片名也可猜想一二;加上它本身利用書籍章節的方式來轉換故事的連結,甚至用聖經來穿插整體等都能夠讓這個作品[看起來]很[文學]。電影與文學之間的距離和關係向來都是曖昧的。但我對從小說改編為電影的作品或是先有電影才出版小說的作品這種關係並不感興趣。我想提的是,小說的呈現形式和電影的呈現形式上的關係,這種手法上的研究是看這部作品時,我比較關注的。無可厚非的,貫穿整個作品的聖經與故事結構的發展當然不容忽視,這些細節就等論述邏輯整理好再來補述好了。
諜戰巴黎
諜戰巴黎 From Paris with Love
有種西洋版《英雄本色》的fu。實際上約翰屈伏塔槍擊的姿勢就有幾招很像周潤發。這部電影沒什麼劇情,主要就是槍戰場面很爆裂,有些畫面也很好笑,所以我想這可能是一部不大值得花錢去看但又比較適合在大螢幕看的電影。好矛盾。論約翰屈伏塔的槍戰電影我還是覺得《パルプ・フィクション》好得多也帥得多,クェンティン・タランテーノ那一部。改天再來寫一寫。話說,華斯問李斯說,[什麼?你是紐約土生土長的?那你肯定都宅在屋子裡,都看些什麼?]李斯說:[星際大戰]華斯:[寇克還是史巴克?]李斯:[烏胡拉],差點沒把我笑死!(查了一下,劇本好像是盧貝松寫的...)。嗯,所以我可以搞笑的說,英國人有莎士比亞,美國人有星際大戰,日本有堂堂的寅さん《男はつらいよ!》然後台灣人有霹靂火!(不對,現在是《夜市人生》,打死我吧---)。
突然想起,劇中有一句翻譯很是詭異。主角跟著大使在進入法國大使館(?)前,大使跟法國官員打了聲招呼Bonsoir(ボンソワー),結果我們親愛的中文字幕居然出現[方蘇華]!真是令人驚愕,方蘇華是誰啊!!!!! 不過是簡單的招呼,即使不懂法文總也不該錯譯,起碼請教一下如何?翻譯的薪資再低也要有專業良心啊!留下這個字幕笑死人不好吧!
有種西洋版《英雄本色》的fu。實際上約翰屈伏塔槍擊的姿勢就有幾招很像周潤發。這部電影沒什麼劇情,主要就是槍戰場面很爆裂,有些畫面也很好笑,所以我想這可能是一部不大值得花錢去看但又比較適合在大螢幕看的電影。好矛盾。論約翰屈伏塔的槍戰電影我還是覺得《パルプ・フィクション》好得多也帥得多,クェンティン・タランテーノ那一部。改天再來寫一寫。話說,華斯問李斯說,[什麼?你是紐約土生土長的?那你肯定都宅在屋子裡,都看些什麼?]李斯說:[星際大戰]華斯:[寇克還是史巴克?]李斯:[烏胡拉],差點沒把我笑死!(查了一下,劇本好像是盧貝松寫的...)。嗯,所以我可以搞笑的說,英國人有莎士比亞,美國人有星際大戰,日本有堂堂的寅さん《男はつらいよ!》然後台灣人有霹靂火!(不對,現在是《夜市人生》,打死我吧---)。
突然想起,劇中有一句翻譯很是詭異。主角跟著大使在進入法國大使館(?)前,大使跟法國官員打了聲招呼Bonsoir(ボンソワー),結果我們親愛的中文字幕居然出現[方蘇華]!真是令人驚愕,方蘇華是誰啊!!!!! 不過是簡單的招呼,即使不懂法文總也不該錯譯,起碼請教一下如何?翻譯的薪資再低也要有專業良心啊!留下這個字幕笑死人不好吧!
2011/04/07
[飛越100一同走過從前]世紀女性-台灣風華
[飛越100一同走過從前]世紀女性-台灣風華
今天在公視看到的是被號稱為梨山奇女子的大巴斯·諾幹(詹秀美)的紀錄片。日治時代受過日本教育(女子師範學校),戰後因透過一次電影拍攝經驗驚覺自己的傳統服飾從鏡頭裡看來原來是這麼美,就此開始收集文物保存並親自教授織物講解文物至今數十年。在中橫開發時期,外來文化跟著進入山中,大家開始追求外來文明的同時,大巴斯·諾幹卻相反的去追遡因外來文明侵襲而加速消失而去的自我文化。是以今天在梨山才能看到這所個人花費了數十年才建構起來的文物資料館。這部紀錄片講述的就是大巴斯·諾幹收集文物經營資料館以及她個人一生的遭遇。
今天在公視看到的是被號稱為梨山奇女子的大巴斯·諾幹(詹秀美)的紀錄片。日治時代受過日本教育(女子師範學校),戰後因透過一次電影拍攝經驗驚覺自己的傳統服飾從鏡頭裡看來原來是這麼美,就此開始收集文物保存並親自教授織物講解文物至今數十年。在中橫開發時期,外來文化跟著進入山中,大家開始追求外來文明的同時,大巴斯·諾幹卻相反的去追遡因外來文明侵襲而加速消失而去的自我文化。是以今天在梨山才能看到這所個人花費了數十年才建構起來的文物資料館。這部紀錄片講述的就是大巴斯·諾幹收集文物經營資料館以及她個人一生的遭遇。
2011/04/06
冰人
冰人 Iceman
John Lone演冰人(根本不知道你是誰啊!無名氏)。哇-他怎麼接下了這個角色!從臉部構造來看根本看不出是他,看介紹說John Lone因為演這部片的肢體呈現頗受好評,所以得到了演《末代皇帝》的機會,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確認了一下年代,的確在1985年 John Lone 就接下了他的代表作《Year of the Dragon》,在1987年就是讓他紅遍影壇的《The Last Emperor》了。這麼看來,John Lone ,你在片中粗著嗓子從頭喊到尾也應該是值得了。看過的作品當中,我還是最喜歡他和Jeremy Irons合作的《M. Butterfly》,想看看他和清水美砂的《紙月亮之戀》(我料想這裡頭John Lone的戲份或許不高),因為在他的作品當中這樣的片似乎很少見。片中所設定的iceman是在愛斯基摩人生活的北極圈裡發現的,被判定是大約4萬年前的ネアンデルタール人,已經擁有語言、繪畫、歌唱的習慣。我在搜索時看到另一篇有關iceman的網頁雖然跟這部電影無關,但是裡頭提到的DNA的事會讓人聯想起這部電影裡頭的那些醫療實驗(不被當人看待的物體),只是這部電影拍攝的時間是比較早的。Timothy Hutton好年輕啊,1984,這也難怪了,現在看見《瞞天過海》都會忘記這個時候的Timothy好[清澈純真]的眼睛,只會記得...這個老狐狸......。此外,聽說這還是一部少為人知的SF經典呢。(不過,這部片為什麼被定位在SF呢?明明牽扯到人類學不是嗎?)
John Lone演冰人(根本不知道你是誰啊!無名氏)。哇-他怎麼接下了這個角色!從臉部構造來看根本看不出是他,看介紹說John Lone因為演這部片的肢體呈現頗受好評,所以得到了演《末代皇帝》的機會,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確認了一下年代,的確在1985年 John Lone 就接下了他的代表作《Year of the Dragon》,在1987年就是讓他紅遍影壇的《The Last Emperor》了。這麼看來,John Lone ,你在片中粗著嗓子從頭喊到尾也應該是值得了。看過的作品當中,我還是最喜歡他和Jeremy Irons合作的《M. Butterfly》,想看看他和清水美砂的《紙月亮之戀》(我料想這裡頭John Lone的戲份或許不高),因為在他的作品當中這樣的片似乎很少見。片中所設定的iceman是在愛斯基摩人生活的北極圈裡發現的,被判定是大約4萬年前的ネアンデルタール人,已經擁有語言、繪畫、歌唱的習慣。我在搜索時看到另一篇有關iceman的網頁雖然跟這部電影無關,但是裡頭提到的DNA的事會讓人聯想起這部電影裡頭的那些醫療實驗(不被當人看待的物體),只是這部電影拍攝的時間是比較早的。Timothy Hutton好年輕啊,1984,這也難怪了,現在看見《瞞天過海》都會忘記這個時候的Timothy好[清澈純真]的眼睛,只會記得...這個老狐狸......。此外,聽說這還是一部少為人知的SF經典呢。(不過,這部片為什麼被定位在SF呢?明明牽扯到人類學不是嗎?)
英雄保鏢
英雄保鏢 The War
這些童星實在厲害。這個Elijah Wood,還有Lucas Black在這麼小的時候就這樣厲害!Lucas Black的演技在X檔案(1998, Stevie)當中就早已見識過了,那種鬼氣森森的感覺簡直超越了成人演員所能駕馭的,長大後我們比較熟悉的大概就是他的《東京甩尾》(《The Fast & the Furious: Tokyo Drift》2006),沒想到他在這麼小的時候也參與了這個作品。Elijah Wood在這部片中的表情非常細膩,手的位置,動作,頭和臉部的高低位置控制得沒話說,真不知道那是自然演出還是經過揣摩的,我寧可相信那是他的[自然],不然,實在太可怕了,能夠將心情透過身體語言詮釋得這麼細膩真的不簡單。裡頭的黑人女生角色也很棒,上課時將自己的[事實]用略帶著rap的押韻方式嬝嬝道來,之中有憤怒有無奈有嘲笑有理直氣壯...。還有,這部片的標題是《The War》,描寫的雖然像是孩子們之間的戰爭,但其實也在在影射了成人們為了戰場所失去的,小故事大啓示?
這些童星實在厲害。這個Elijah Wood,還有Lucas Black在這麼小的時候就這樣厲害!Lucas Black的演技在X檔案(1998, Stevie)當中就早已見識過了,那種鬼氣森森的感覺簡直超越了成人演員所能駕馭的,長大後我們比較熟悉的大概就是他的《東京甩尾》(《The Fast & the Furious: Tokyo Drift》2006),沒想到他在這麼小的時候也參與了這個作品。Elijah Wood在這部片中的表情非常細膩,手的位置,動作,頭和臉部的高低位置控制得沒話說,真不知道那是自然演出還是經過揣摩的,我寧可相信那是他的[自然],不然,實在太可怕了,能夠將心情透過身體語言詮釋得這麼細膩真的不簡單。裡頭的黑人女生角色也很棒,上課時將自己的[事實]用略帶著rap的押韻方式嬝嬝道來,之中有憤怒有無奈有嘲笑有理直氣壯...。還有,這部片的標題是《The War》,描寫的雖然像是孩子們之間的戰爭,但其實也在在影射了成人們為了戰場所失去的,小故事大啓示?
2011/04/05
2011/04/04
終極武僧
終極武僧 Lasko:Flight 691/Valley Of Wolves
我在資料庫裡看到的title怎麼好像不一樣?它標的是《Lasko - Die Faust Gottes》 ,這是同一部作品嗎?看見海報?封面?好像是一樣的,這樣的資訊滿困擾。跟《查理曼密碼》一樣,這是一部德國電視播放版電影,能夠在台灣看到覺得是不錯的。既然是武僧,就知道主角該是個monk,好不容易有部讓monk來當主角的電影了。是說這個武僧怎麼沒有在頭頂剃一個[地中海]?還是那是我的刻板印象?繼續看了一下發現它是TV影集,居然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看越多電影越覺得BioWare的那部經典真的很好,似乎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看見它忽略的地方,只有不斷發現它涵蓋的很廣,佩服。越發讓我想要用它來當教材了...何日實現?
我在資料庫裡看到的title怎麼好像不一樣?它標的是《Lasko - Die Faust Gottes》 ,這是同一部作品嗎?看見海報?封面?好像是一樣的,這樣的資訊滿困擾。跟《查理曼密碼》一樣,這是一部德國電視播放版電影,能夠在台灣看到覺得是不錯的。既然是武僧,就知道主角該是個monk,好不容易有部讓monk來當主角的電影了。是說這個武僧怎麼沒有在頭頂剃一個[地中海]?還是那是我的刻板印象?繼續看了一下發現它是TV影集,居然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看越多電影越覺得BioWare的那部經典真的很好,似乎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看見它忽略的地方,只有不斷發現它涵蓋的很廣,佩服。越發讓我想要用它來當教材了...何日實現?
Sucker Punch
殺客同萌 Sucker Punch
鍾潔咪? 可以給我英文名字嗎? Jemmie Chung比較習慣。這個很像在看漫畫,所以中文譯名給了一個[萌]字來帶。不大看好這部片(如其名?),但必須承認這樣的片的上市意義。
鍾潔咪? 可以給我英文名字嗎? Jemmie Chung比較習慣。這個很像在看漫畫,所以中文譯名給了一個[萌]字來帶。不大看好這部片(如其名?),但必須承認這樣的片的上市意義。
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
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今天重新再看了一次魔戒三部曲的《王者再臨》,聽見它裡頭有一句台詞是:My eyes are dark,讓我想起日文所呈現的是完全不同的意思。英文的[My eyes are dark]和日文的[わたしの目が黒いうちは]是相反的意思(廢話嘛!),一個表示[我快死了],一個表示[我還活著的時候.....(如何如何)]。很有意思。一個是精神上的表意,一個則是肉體上的表意,誰說西方讚揚肉體而東方比較注重精神?(笑)。大家都意會到,魔戒電影版中最脫離框架的設定是讓哈比人當英雄,當神人束手無策,英勇的戰士也無法承擔重任時,唯有[頭腦簡單]但相信[希望]的[笨]傢伙--哈比人們才能身擔這項重任,[希望]-就是那個潘朵拉盒子中所僅存的,而這裡[貪慾]的力量也被賦予了很大的比重,這裡哈比人山姆擁有最高潔的靈魂,當擊潰魔塔的那一刻,有人狂呼[佛羅多]的名字,殊不知山姆卻是最重要的靈魂人物--對朋友忠貞對主人誓死不渝唯一能抗拒誘惑抗拒貪慾的靈魂;最後山姆說[等我回去夏爾我一定要娶XX為妻](這裡難道是排除哈比人同性戀疑慮的安排嗎?--好吧,當然不是),在此山姆也是個不一心二用的人。《王者再臨》裡有些好玩的對話:怪物說,[No man can kill me, hahaha....],它的對手回道,[I am not a man],然後女人在脫掉頭盔之後就把它幹掉了,有點搞笑;還有barbarian跟Elf說[我沒想到會和Elf死在一塊(並肩作戰而死)],聽了之後Elf跟他說[How about a friend?]他停頓了一下想了想說[I can do that],當然就是解脫barbarian跟Elf勢不兩立的[種族隔閡],超越世仇的藩籬。這些很普通的對話讓我興起想要收集的念頭了.......近期無重播,突然覺得有點傷心。
今天重新再看了一次魔戒三部曲的《王者再臨》,聽見它裡頭有一句台詞是:My eyes are dark,讓我想起日文所呈現的是完全不同的意思。英文的[My eyes are dark]和日文的[わたしの目が黒いうちは]是相反的意思(廢話嘛!),一個表示[我快死了],一個表示[我還活著的時候.....(如何如何)]。很有意思。一個是精神上的表意,一個則是肉體上的表意,誰說西方讚揚肉體而東方比較注重精神?(笑)。大家都意會到,魔戒電影版中最脫離框架的設定是讓哈比人當英雄,當神人束手無策,英勇的戰士也無法承擔重任時,唯有[頭腦簡單]但相信[希望]的[笨]傢伙--哈比人們才能身擔這項重任,[希望]-就是那個潘朵拉盒子中所僅存的,而這裡[貪慾]的力量也被賦予了很大的比重,這裡哈比人山姆擁有最高潔的靈魂,當擊潰魔塔的那一刻,有人狂呼[佛羅多]的名字,殊不知山姆卻是最重要的靈魂人物--對朋友忠貞對主人誓死不渝唯一能抗拒誘惑抗拒貪慾的靈魂;最後山姆說[等我回去夏爾我一定要娶XX為妻](這裡難道是排除哈比人同性戀疑慮的安排嗎?--好吧,當然不是),在此山姆也是個不一心二用的人。《王者再臨》裡有些好玩的對話:怪物說,[No man can kill me, hahaha....],它的對手回道,[I am not a man],然後女人在脫掉頭盔之後就把它幹掉了,有點搞笑;還有barbarian跟Elf說[我沒想到會和Elf死在一塊(並肩作戰而死)],聽了之後Elf跟他說[How about a friend?]他停頓了一下想了想說[I can do that],當然就是解脫barbarian跟Elf勢不兩立的[種族隔閡],超越世仇的藩籬。這些很普通的對話讓我興起想要收集的念頭了.......近期無重播,突然覺得有點傷心。
帝國密碼
查理曼大帝密碼 The Charlemagne Code
實在很遜。同樣是消費記號學,又是打著德國查理曼大帝的名號的都市古跡傳奇來玩記號學的電影,跟《達文西密碼》比較起來怎麼會差這麼多(歎),雖然電影裡也談及女主角本來想研究羅馬史,不得已選擇了洛林研究....但...。很無語。好吧,線上資料說它是一部 low-budget的電視播放版的電影,所以就這個條件來說這部電影應該算是[好]的,不過我仍然要說,低預算是個極大的限制,但是我覺得它最不好的地方是它的故事結構太鬆散,浪費了一些被蒐集過來的好資料。好吧,女主角的美腿是加分點。
實在很遜。同樣是消費記號學,又是打著德國查理曼大帝的名號的都市古跡傳奇來玩記號學的電影,跟《達文西密碼》比較起來怎麼會差這麼多(歎),雖然電影裡也談及女主角本來想研究羅馬史,不得已選擇了洛林研究....但...。很無語。好吧,線上資料說它是一部 low-budget的電視播放版的電影,所以就這個條件來說這部電影應該算是[好]的,不過我仍然要說,低預算是個極大的限制,但是我覺得它最不好的地方是它的故事結構太鬆散,浪費了一些被蒐集過來的好資料。好吧,女主角的美腿是加分點。
2011/04/02
天使與魔鬼
天使與魔鬼 Angels & Demons
記號學(好吧,片中寫的是符徵學嗎? A Symbolist)真的是被消費得很徹底了。2009,《達文西密碼》前傳。當《玫瑰的名字》(《Der Name der Rose》1986,我有種衝動想寫成《薔薇的名字》)被搬上螢幕時,雖然在學界記號學已經是逐漸成為經典的理論,但是在消費鏈中的呈現仍不明顯。在《達文西密碼》問世之後,就分明是擺明著打著記號學的招牌消費消遣。以前拍有關宗教議題常常遭受抗議,如果碰到激進的教徒真的演發出嚴重的衝突,我記得以前拍攝耶穌基督的片(《最後的誘惑 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就好像有過爭議,記得後來梅爾吉普遜也拍了《The Passion of Christ》(2004),《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2006)為什麼[打點]得這麼好呢?同樣提及Mary Magdalene,處理手法來說《達文西密碼》甚至更加明顯地將1983年在英國發表的小說中提出的耶穌結婚的假設定為故事的主線來支撐整部作品。記得以前有關宗教的書籍《惡魔之詩》的翻譯者都還遭受嚴重傷害,跟著時代的變化,這樣的宗教議題似乎已經逐漸被當作是娛樂消費而不再是爭議紛爭的引爆點了,不敢講這種現象到底是象徵自由,還是另一種冷淡?
記號學(好吧,片中寫的是符徵學嗎? A Symbolist)真的是被消費得很徹底了。2009,《達文西密碼》前傳。當《玫瑰的名字》(《Der Name der Rose》1986,我有種衝動想寫成《薔薇的名字》)被搬上螢幕時,雖然在學界記號學已經是逐漸成為經典的理論,但是在消費鏈中的呈現仍不明顯。在《達文西密碼》問世之後,就分明是擺明著打著記號學的招牌消費消遣。以前拍有關宗教議題常常遭受抗議,如果碰到激進的教徒真的演發出嚴重的衝突,我記得以前拍攝耶穌基督的片(《最後的誘惑 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就好像有過爭議,記得後來梅爾吉普遜也拍了《The Passion of Christ》(2004),《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2006)為什麼[打點]得這麼好呢?同樣提及Mary Magdalene,處理手法來說《達文西密碼》甚至更加明顯地將1983年在英國發表的小說中提出的耶穌結婚的假設定為故事的主線來支撐整部作品。記得以前有關宗教的書籍《惡魔之詩》的翻譯者都還遭受嚴重傷害,跟著時代的變化,這樣的宗教議題似乎已經逐漸被當作是娛樂消費而不再是爭議紛爭的引爆點了,不敢講這種現象到底是象徵自由,還是另一種冷淡?
決戰異世界前傳
決戰異世界前傳:鬼哭狼嚎 Underworld: Rise of the Lycans
以前看這部片的時候沒有發現它跟D&D之間的關係。這次仔細看了一下佈景和擺飾,一些雕飾銀器還有主角們的台詞! 都讓我覺得好像進入D&D的世界。尤其是在吸血鬼的城堡裡有一些掛在牆上的雕像,簡直就接近《闇龍紀元》Gallows的那些雕像,除了姿勢不同以外。《闇龍紀元》原則上剔除了吸血鬼留下了狼人,如果就完整度來講還是該屬Bioware的老招牌較為接近,尤其是對話的部份。當然或許是歷史考究的結果所以出現的既定形式也不一定。我常常想,如果這些幕後的製作群裡的工作人員經常觀察這些東西,是否在不知不覺當中也會去應用這些知識?或許是根本就是有意把它拿來當作一種範本?總而言之,我覺得著其中的D&D色彩實在濃得化不開,不知這是否是我個人的偏見?
以前看這部片的時候沒有發現它跟D&D之間的關係。這次仔細看了一下佈景和擺飾,一些雕飾銀器還有主角們的台詞! 都讓我覺得好像進入D&D的世界。尤其是在吸血鬼的城堡裡有一些掛在牆上的雕像,簡直就接近《闇龍紀元》Gallows的那些雕像,除了姿勢不同以外。《闇龍紀元》原則上剔除了吸血鬼留下了狼人,如果就完整度來講還是該屬Bioware的老招牌較為接近,尤其是對話的部份。當然或許是歷史考究的結果所以出現的既定形式也不一定。我常常想,如果這些幕後的製作群裡的工作人員經常觀察這些東西,是否在不知不覺當中也會去應用這些知識?或許是根本就是有意把它拿來當作一種範本?總而言之,我覺得著其中的D&D色彩實在濃得化不開,不知這是否是我個人的偏見?
2011/04/01
冷血十三鷹
冷血十三鷹
偶然看到好久以前的武俠經典。本來以為是金三角狄龍、楚原、古龍的作品,結果發現竟然是孫仲導演,劇本則由倪匡改編自秦紅原著,狄龍與傅聲擔綱。覺得整個連貫得還不錯,確認後知道,狄龍當時以這部作品拿到二十五屆亞洲影展最佳演技,作品本身也是第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劇情剪輯(姜興隆)。貼上鬍鬚扮相的狄龍竟然還是抹不去一股文質彬彬的俠客風貌,甄妮還客串卓一帆妻子一角(這時應該和傅聲已經是螢幕夫妻),本來就很像外國洋娃娃的甄妮扮起古裝還真的有點奇怪。雖然和古龍的作風不同,不過有些小地方會讓人聯想到古龍的作品,我想這是劇本裡的台詞對話使然(所以莫非倪匡改編古龍的武俠小說做慣了黏上了古龍的?),但是話說回來,沒有女人沒有浪子沒有虛無抽象的對話就應當不是古龍了。對於這部片我該提及的是,當時雖然只有幾個扮相好的武俠小生(例如岳華、王羽、姜大衛、白鷹,哇,我忘了《小李飛刀》系列另一部裡那個演傅紅雪的冷酷帥哥--喔,查到了,是凌雲,還有乾隆下江南那個武俠演員劉永),可是很多武打實力很強的演員都聚集在這裡,因為扮相看起來比較[凶],所以大半只好接下壞蛋角色的這些配角在拆招對打上貢獻很多,並且都擔任重要的配角,也就是十三鷹裡的高手角色。傅聲算是當時看起來最不像練家子的演員了,那個娃娃臉演《絕代雙驕》的小魚兒倒還算稱職(好像也演過楊過?.......嗯,那時如果甄妮演小龍女.......這個畫面大家自己想像好了)。我突然想念狄探花的楚留香和陳家洛了(不知怎麼地,腦中浮現了劉亦菲的小龍女實在不怎麼冷僻脫俗)。
偶然看到好久以前的武俠經典。本來以為是金三角狄龍、楚原、古龍的作品,結果發現竟然是孫仲導演,劇本則由倪匡改編自秦紅原著,狄龍與傅聲擔綱。覺得整個連貫得還不錯,確認後知道,狄龍當時以這部作品拿到二十五屆亞洲影展最佳演技,作品本身也是第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劇情剪輯(姜興隆)。貼上鬍鬚扮相的狄龍竟然還是抹不去一股文質彬彬的俠客風貌,甄妮還客串卓一帆妻子一角(這時應該和傅聲已經是螢幕夫妻),本來就很像外國洋娃娃的甄妮扮起古裝還真的有點奇怪。雖然和古龍的作風不同,不過有些小地方會讓人聯想到古龍的作品,我想這是劇本裡的台詞對話使然(所以莫非倪匡改編古龍的武俠小說做慣了黏上了古龍的?),但是話說回來,沒有女人沒有浪子沒有虛無抽象的對話就應當不是古龍了。對於這部片我該提及的是,當時雖然只有幾個扮相好的武俠小生(例如岳華、王羽、姜大衛、白鷹,哇,我忘了《小李飛刀》系列另一部裡那個演傅紅雪的冷酷帥哥--喔,查到了,是凌雲,還有乾隆下江南那個武俠演員劉永),可是很多武打實力很強的演員都聚集在這裡,因為扮相看起來比較[凶],所以大半只好接下壞蛋角色的這些配角在拆招對打上貢獻很多,並且都擔任重要的配角,也就是十三鷹裡的高手角色。傅聲算是當時看起來最不像練家子的演員了,那個娃娃臉演《絕代雙驕》的小魚兒倒還算稱職(好像也演過楊過?.......嗯,那時如果甄妮演小龍女.......這個畫面大家自己想像好了)。我突然想念狄探花的楚留香和陳家洛了(不知怎麼地,腦中浮現了劉亦菲的小龍女實在不怎麼冷僻脫俗)。
登録:
投稿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