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31

愛蜜莉亞:夢想起飛

愛蜜莉亞:夢想起飛  Amelia
[有妳的地方,就是家],的確,心有所念的地方或許就能為家。為自己的夢想而飛行,這故事,這個努力的事蹟作為一個故事來看似乎是畫面中的一個勵志故事,但是想像這個飛行計劃的實現是多麼困難時,很多現實中的羈絆就被超越了。若是在意太多現實,那麼夢想或許永遠會被種種的理由否定而讓人裹足不前無法付諸行動,夢想就一直停留在夢想的階段。[當別人告訴你這是無法實現的時候,你就要排除阻礙勇敢的去實現],年輕的女性飛行員艾蓮娜就是如此被鼓舞的。築夢,逐夢,是否付諸行動才是關鍵。

2011/05/29

Up in the Air

型男飛行日誌  Up in the Air マイレージ・マイライフ
George Clooney ,我常想是他劇本挑得很仔細還是根本就是他參與企劃?我覺得他演的片子都有一些地方很特別,是好萊塢片卻總是有一絲不同的感覺,像是置身於主流卻又不甘被潮流沖昏頭,甚至有些作品看得出它傲骨磊磊,又批判又諷刺又反思又質問。當我感受到這股挑戰後我就開始看他的片。這部《型男飛行日誌》很引人省思,那些看似追求表面上的物質虛榮其實有時是帶有一種超理想的浪漫色彩,相對的,看似浪漫的世界卻有著最殘酷而現實的一面。片中穿插康乃爾大學的優質畢業生究竟是用意何在呢?以前看到的總是哈佛或是哥倫比亞或是MIT,這裡我相信它嘗試點出在各個名校中身為康乃爾畢業生在美國社會裡的某種定位。[想像將你所擁有的一切裝入背包裡......](「バックパックの中に入りきらない人生の持ち物は背負わない」)那一剎那之間這個劇中人物腦中所浮現的究竟是什麼?而這部片很[理性]的選擇讓這劇中人物背負一顆破碎的心,學句中國人的口頭禪[好樣兒的]!

2011/05/24

生死一擊

生死一擊  Killshot
2008,クェンティン・タランテーノ監製,John Madden導演。部落を物語のスタートの舞台として選んだのが面白かった。だがただ情報を聞き出すために生まれ故郷の幼なじみのような人躊躇いもなく殺すとは。ま、殺し屋とはしょせんそのようなものなのかもしれない。ミッキーローグがもうすこし老けて見えるかとおもえば、なんとか見れたものだ。ちょっとまえにカッコいいおやじばかり出す映画のなかでは、ミッキーローグの顔の筋肉はなんだか総崩れしたかのようだ。インディアン役ができるとは思わなかったけど。しかしやはりかつてのカッコいい役ばかりをやった俳優であるせいか、このなかでも悪役なりのかっこよさが残されている。かつての人気俳優の特権っていったら語弊があるかもしれないが、なにか古き良き時代の義理堅い任侠の精神がちらほら見えてくる気がする。

迪亞哥

迪亞哥  Delgo
說他們是小蟲蟲一定有人抗議。還是是種另類魔獸世界? 不過這裡沒有既有的審美影響出現還真不錯。這幾年來的迪斯耐卡通電影似乎慣性地將種種角色反轉,看似在處理一些人種問題,但不知為什麼卻又讓我覺得有些矯情。原則上故事的結構還算可以,好像卡通也不想落入人後所以跟著魔法潮跑得一頭熱,只是這片中的魔法似乎也只是平平,就說一句,不過癮。

閃靈悍將

閃靈悍將  Spawn
我不知道spawn用中文可以翻成閃靈,我只記得閃靈俠好像是另外一個不同的super hero,總之這個super hero現在在這裡就是被如此認知的。相較於超人或是wonder woman這樣的科幻產物,這個spawn像是魔法系的super dark hero? 在遊戲中dark spawn(魔界生物,地獄使者)是熟客,不過是被遊戲主角殲滅的角色,不像這1992年誕生的黑暗英雄一般,喔起碼《Dark Angel》的主角是辣妹。這種正邪不分的角色是具有現代色彩的,有別於以往的英雄人物必須是完全正派,倫理性也必須近乎理想才符合當時的英雄形象,但是到了後來,人們發現,我們根本無法如此完美,魔鬼與天使應該同居各為彼此的soul mate才是,所以後來誕生的英雄角色通常具有這種正邪參半的特徵,而Spawn自然也不會一直是遭主角殲滅的雜魚了。

魔法聖戰

魔法聖戰  Merlin and The Book of Beasts
看到亞瑟王死後的梅林領導亞瑟王後裔奮戰邪惡的故事。在幾個網頁中這部電影(或電視影集)的拍攝年紀錄有點不同,有些是2009年,有些卻是2010年。魔法片的呈現在現今攝影技術或CG運用方式高超的時代,預算貧瘠的片子很少能夠克服製作上的極限。片中明顯地可以看得到戲服製作簡陋之至,公主像個落魄的貧民缺乏貴族氣度,而梅林這個世紀大魔術師也顯得眼神無光,連那把王者之劍Excalibur(Caledfwith)也不像無堅不摧的寶劍。但畢竟大半的影集或是電影偏好描寫亞瑟王在世的傳說,能夠看到一部亞瑟王身後的故事也是不錯的,如果能夠再拍得精緻一點,那我想魔法片的影迷們也會手下留情的。

愛情智囊團

愛情智囊團  Smart People
這讓我想起了文學課。電影中學生們侃侃而談,敘述他們對作品的解讀,或是對一件事物的延伸。裡頭提到[蓮花],有一個學生說:蓮花是遺忘的象徵。雖然這段上課情景只是片斷描寫,我幾乎錯覺他們是在談論Lotus Eater的故事,因為他們提到了[記憶]的問題。我常常想,究竟如何才能看到文本中的符徵,片中的學生們是如何聯想到蓮花就是遺忘的象徵的?我贊同蓮花有著遺忘的象徵,除了西方lotus eater的傳說以外,我還會聯想到佛教的蓮池。佛教的頓悟以及解脫有時候是必須伴隨著遺忘才能達到的境界。昨天學生問,是不是專攻表象所以才能看到這麼多?我卻在想,文本中的符徵到底在什麼狀況之下才會浮現?然後,一個暫定的答案是:魔法,也存於現代。破除文本符徵隱身之術的魔法是能夠學得到的。(啊!我隱約聽到某些OS了!!!)

2011/05/23

カポーティ

カポーティ 柯波帝:冷血告白 Capote
I thought I wrote something down...or maybe I just forgot. 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是在日本。從此以後我就好喜歡這個演員。我記得他在《心靈危機》裡的表現也很突出,但是這部片中他,特別是在表現哀傷的時候那個額頭上爆出的青筋實在太具說服力。片中他用一種近乎女性的聲線說話是我比較不喜歡的地方,同性戀者怎麼就必須線條這麼細?還是柯波帝本人就是這麼說話的?想起演李查的這個演員就是《Supernatural》裡演路西法的,印象相去甚遠。

羅賓漢傳奇

羅賓漢傳奇  Robin Hood
HBO今天播出2種版本的羅賓漢,Kevin Costner(《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
》1991)跟 Rossell Crowe 。以前看羅賓漢實在沒什麼感覺,1991年版的也是一樣,可是近年拍的一些史詩傳奇總能引起我較大的興趣,好像是它在編劇方面帶了一層能夠令人信服的說服力。到底是什麼被說服了?我也說不上來,但是不再像以往那麼[美化]就比較足夠讓我停下來看完它。人家說1991年版比較浪漫,而2010版的則較為武勇,憑良心說,1991年版我怎麼看怎麼像愛情文藝片。這兩部片所描寫的羅賓漢傳奇不盡相同,各個的背景時間也不一樣,前者是已經進入綠林的羅賓漢,後者則是被趕入綠林之前,2者都跟我想像中的羅賓漢不同,不過我比較喜歡後者的拍攝方式。

2011/05/21

天堂口

天堂口
吳宇森監製。這是一部看得見故事的電影,因為看得見甚至連預知都不需要而或許這樣這部電影才能好看。其實觀眾都知道會有哪些故事發生,人物間的糾葛也早就熟棯恰似遛過劇本一般。所以觀眾只要等著導演把這些人物推上不歸路,再來就是等著享受這群人被推上不歸路的過程,而已。然後看看導演到底有多少能耐聚集了多少黑幫帥哥來撐場。另類版的上海灘,新生代的周潤發劉德華張國榮或是新生代的鞏俐。久而久之我會有一種錯覺好像在看動漫畫,暴力與戀愛交纏,然後永遠是紅顏禍水,楊貴妃終究還是得勒死之後才能真正上演兄弟相殘的戲碼。到頭來只是看看哪個版本精緻一點,哪個版本人物都美型一點,哪個版本能夠上畫面的比率能達到最高點。這裡的戲碼重演或是角色重複登場或許都不是問題了。

2011/05/20

奪命解碼

奪命解碼  Vidocq
ジェラルド・デパルデュ是我最喜歡的俳優之一,看他演這種角色還是第一次。1830年,巴黎。東方色彩濃郁。sorcerer,magic還有科學混合參雜的詮釋是現在的主流嗎?這部片本身營造出來的氣氛是不錯的,節奏夠緊湊但是往往缺乏延伸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尤其是既然用了演技這樣精湛的主角怎能就如此馬虎?運鏡也還好,不過那個馬賽克反而很令人做噁,只是上身裸露到底是怎樣?話說,實在不喜看法國電影跟著好萊塢電影跑,各有特色不是很好嗎?在魔法片滿天飛之後,即使法國打出偵探元祖主打招牌也難掩東施之癖啊。

2011/05/19

Tropic Thunder

開麥拉驚魂(熱帶霹靂火)  Tropic Thunder
捧腹連連!開場不久湯姆克魯斯那個禿頭胖大叔的熱舞就好搞笑。裡頭的大牌們,老牌的除了湯姆克魯斯以外,包括愛情喜劇常客小生Matthew McConaughey,還有演《鋼鐵人》《福爾摩斯》的大叔Robert Downey Jr.,剛崛起的新秀包括《魔法師學徒》Jay Baruchel,《波西傑克森》的羊男Brandon Jackson,搞笑鬼才Jack Black,連助理小姐都是大牌!值得一提的是裡頭飾演越共的一群亞裔演員,演技實在太好,但是我沒有辦法一個一個去搜尋他們的名字,尤其是那個演頭頭的童星,簡直震撼力十足!在這裡不得不誇讚Ben Stiller的才華,當然我也會想起成龍自導自演兼製片的狀況啦,但畢竟這裡出現的演員都太顯眼,每個人的角色又都豪邁自由卻又拿捏得恰到好處,這個真的很令人enjoy!

2011/05/16

蘇西的世界

蘇西的世界  The Lovely Bones
想像的世界很美,呈現出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其內心所營造的剔透晶瑩巧思卓越歡樂卻又迷惘。但是仍然,深沈,悲傷。我一直沒有辦法寫下這部片的memo,總覺它太過哀傷。即使它透過一個不曾有的死者觀點來描述游離於生死之間的無法割捨,和人世間的一些眷戀和無可奈何,描寫那生者與死者重疊的感情,奇妙無比。但我仍會猶豫該如何留下記憶。暫待擱筆。

第四張畫

第四張畫  Forth Portrait
最後一幕,畢曉海,表情真好。看台灣電影有點膩的是,好像不讓台灣裡的葬禮儀式或是[水商買]的形態入鏡就稱不上具有台灣特色的[文化表象]似的,這部作品裡仍是無法免俗,看得我好煩。台灣的特色如果真的只有這些,那就只能怪某些文化工作者的能接納的範圍太狹小了,這是種看了會令人扼腕的界限。倒是故事編排頗有令人眼前為之一亮之處,例如畫的安排即是。畢曉海的有些表情太好,導致某些成人演員反見弱勢了。納豆的台語不用說,有待加強。

2011/05/15

銀魂劇場版:新譯紅櫻篇

銀魂劇場版:新譯紅櫻篇
只看到吹き替え版一直覺得很可惜。這裡面的對話很搞笑,所以不能直接聽日語版就有種享受不到那種原文裡的[爽快感]。倒是,有點在意的是,這裡被紅櫻反噬的時候,那條手臂爆走的映像呈現跟《鋼鍊》第二集裡教主手上的膺品賢者之石反彈時的爆走畫面好像啊。這種被[魔物]反噬的呈現是否已經[紋切]成型了?(待續)

魔法師的學徒

魔法師的學徒  The Sorcerer's Apprentice
在電影院的大螢幕看到這部片子,期待它的魔法特效會拍得很好。鋼琴的連彈那幕蠻好笑的。對我來說這片的劇本不是很好,但是那個什麼分子物理學的魔法解說倒是讓我想起《雷神索爾》裡,被打入凡間的雷神對娜塔莉說,[對你們來說是科學,我們稱之為魔法](喔,這裡只是大概引述,正確的對話原文請參考本片)的那段對話。是說尼可大叔真個是豔福不淺啊,竟能擁吻義大利的寶石(我把她列為與法國個性兼正統派美女アジャーニ並駕齊驅的美型女優)。魔法片中的魔法對決往往是我看魔法片最期待的部份之一,但是這片中出現的都只是魔法初級版的電光和火球,柏哈哲,你不是第777級的魔法師嗎?看起來道行很淺啊!不能只有物質轉換和分子振動吧?還是好萊塢片仍然必須屈服在現代科學至上主義的足下才能讓觀眾[信服]?(那,拍什麼魔法片啊,喂!)

2011/05/10

春心蕩漾

春心蕩漾  Prime
我怎麼看不懂結局是什麼?英語的prime有著[最好的,最優先的]意思,但是聽說也有[青春][成熟]的意思,這部電影題名為Prime就把男女主角的年齡,狀況都涵蓋在裡面了。思考了prime的涵義,終於瞭解這部電影的結局為什麼這麼拍。梅莉史翠普的演技依然閃亮,將那種明知必須公私分明卻又不能自己的矛盾以一種梅莉史翠普式的幽默帶出來,這個女星的美源自於內在,隱藏不住。

2011/05/08

波西傑克森神火之賊

波西傑克森:神火之賊  Percy Jackson & the Olympians: The Lightning Thief 
海神之子,實在奇妙。收集珍珠,還真像七龍珠?還是青春搞笑劇?戰士,弓箭手,メデューサ都出來了,究竟有多少神的後代要出現?然後一些聖殿冥界怎麼都在美國的都市中心?好吧,我沒記錯的話,美國有許多都市地名的確都取自古希臘,所以這是一種願望的呈現嗎?這導演顯然對拍攝都市比較沒轍,但應該說這部片的敗筆在於劇本,即是魔法片其情節架構就要緊湊,魔法打鬥也要環環相扣才好,特效雖然還算可以,恐怕無法像哈利波特一樣可以續集連連了。

再見 總有一天

再見,總有一天  サヨナラ イツカ Sayonara Itsuka
老實說不是很喜歡辻仁成的小說。但畢竟是小說改編的電影,居於職業道德,還是得看看。辻的小說喜歡跨國,以前的《冷静と情熱のあいだ》也是。記得是竹内豊跟ケリー・チャン主演的。我想,他喜歡有特殊氣質的女性。這部電影的情節和拍攝運用色彩會令我想起法國ルコント的作品,但是...差太多! 這,如果是他來拍,或許即使是原班人馬也會不一樣?只不過,ルコント起用的演員不管在演技上也好,在個人氣質也好,都是一等一的。他所挑選的演員將那種內藏在心底又能燃燒殆盡的熱情詮釋得爐火純青,即使描寫情慾也能拍得放蕩卻不下流,這是多麼難得的事。而本片,重要的兩個擔綱人物就無法收放自如,該放蕩時放不開,該內斂時卻不夠深沈,導致這兩個劇中人物的愛情變得輕浮,就更談不上什麼刻骨銘心了。我想,是中山美穂怎麼了嗎?這兩個演員之間的默契實在是不夠契合,似乎,隔著一道牆......他們不是沒來由的被對方所吸引而無法自己嗎?不是可以情不自禁而違背未婚妻嗎?都不及《巴黎拜金女》的1/2的功力,那ルコント更是望塵莫及了。這部片敗在男女演員都無法在片中真的愛上對方,沒有愛,所有的情慾都是虛假,輕浮。

刺客聯盟

刺客聯盟 Wanted
酷炫得太砰瘋。所以一切都是腎上腺素惹的禍?一分鐘心跳400,沒有接受過訓練就可以用槍打下蒼蠅的翅膀,還連續打下3隻!接受訓練6星期就足以搞定整個刺客聯盟,這,簡直是離譜到家。但憑良心說,槍戰拍得不錯,看得很過癮。主角人物設定為一個平凡上班族,卻需要在短短訓練之後成為終極殺手,想來這個擔綱主角的選定也是很忠於這項設定,找來一個外表看來不像是飾演動作片的演員,但是在鏡頭上卻可以拍出他緊迫認真的身體語言,聽說他的動作片似乎風評不佳,但是我第二次觀看本片卻覺得,這個選角該說頗為恰當。

火影忍者疾風傳劇場版 絆

火影忍者疾風傳劇場版
這次的劇場版能看見佐助跟鳴人一起作戰真的是好開心!只是故事結構真的太弱了一點。是說佐助不是為了尋找會使用再生之術的醫生才出任務的嗎?怎麼有點不了了之的感覺?大蛇丸那裡也沒有交代清楚,木葉忍者村這裡也沒有特別的動靜,這一集就是鳴人佐助作戰篇吧,大概。2個人就把空之忍者給搞定了,從頭到尾只是對付一個會使再生之術的老者,其他的空之忍者到底都怎麼了?這是整個故事結構上最慘不忍睹的地方。或許有太多像我這樣的觀眾,等著看久違了的鳴人佐助聯手擊退敵人的場面,才會出現這樣[單純]的劇本。好吧,既然能夠看到鳴人佐助聯手戰,那就原諒它一次吧!

2011/05/07

海洋天堂

海洋天堂  Ocean Heaven
李連杰飾演一個自閉症兒的父親。在社會團體或組織都還沒有收容年齡較大的自閉症兒的狀況下,對來日不長的父母而言,這的確是個很大的煩惱。片中沒有怪罪政府或社會的福利制度,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這個父親從兒子16歲開始就尋找各種可能性,希望能為兒子在他身後能有一個可以依靠的場所,就在朋友互助之下,還有父親臨終前的努力,這個叫做大福的青年似乎對日常生活的適應逐漸上手,有[海龜]爸爸作伴也讓他不覺得孤單。這部片溫馨的地方就好在它的意圖並不在於尖銳地剖析社會問題。

春風化雨

春風化雨 Dead Poets Society
該從何寫起?看到的是無法戰勝的體制和權威。即使無言當了代罪羔羊又能帶來什麼正面的效果? 選擇[做自己]的後果有時必須承擔最嚴重的結局,但是又有幾個人敢為自己做的選擇負責到底?怪罪別人總是最好的退路。無論是在什麼樣的狀況之下受到逼迫而做下選擇,在自己決定接受逼迫的那一刻,無可厚非的,那就是自己的選擇。即使在不得已的狀況之下做了選擇,是不是也該為它負責到底?1989。這是一部老片,看到Ethan Hawke好年幼,還是該說Robin Williams好年輕? 這裡提到了相當有趣的文學問題,嚴格上來說片子裡是著重於詩的論述。跳著章節上內容,這正是目前這幾年系上的挑戰。被編輯出來的課本是有意圖也具有權威性的,但是在這個意圖與權威性下,被犧牲或是不被體制認可的作品或看法就會被蓄意的刪除,不打算屈服在這種權威體制的暴力,就先必須從破壞教科書的框架開始。這6年以來所做的嘗試,最大的目的就在這裡。讓學生不要受到操控,讓學生能夠建構自己的文學地圖。努力,是必須持續的。

2011/05/03

色計

色計  アントニー・ジマー  Anthony Zimmer
法國電影。好萊塢也曾リメーク《ツーリスト》(The Tourist, 2010)、如果大家記憶還深刻的話,應該會記得アンジェリ-ナ・ジョリー跟ジョニー・デップ合演的那部(這裡翻譯成《色遇》)。嘖嘖,蘇菲瑪索的腿真的是美到不行,不過這當然是導演的癖好啦,只是我發現愛追美腿的西片導演還真多,比起某些導演愛把鏡頭推向女星的胸部,追逐穿上鞋子的美腿線條還是賞心悅目許多。法國的《色計》在plot的設計跟剪接上感覺不是很流暢,有時候有些勉強,不過在避難小公寓的這個設定,比較起2010年好萊塢重拍的《色遇》裡用了高級飯店以及極盡奢華的手筆來說,小公寓有趣的多,也比較逼真一些。還有主角的Yvan Attal演這個憨厚的教員非常入戲非常稱職,跟魅惑惱人的蘇菲瑪索形成一種無可言喻的對比,確切的選角讓這部法國驚悚間諜片顯得很有份量,而不是只是小品。

無題5-1

如何面對坐困愁城而失之交臂的人?我看似細心但其實很粗枝大葉,很多時候根本看不出別人的困窘。這或許是大半的時候自己很困窘的關係?! 話說回來,當一個總是能看透別人心思的人也很討厭,再說,誰都不希望或期待你當他[知音]的時候,還是不用太敏感的去介入別人的情緒裡,畢竟就像日本的一句話,[土足で人の心に踏み込むな]。問題是,這和漠不關心的界線該放在哪裡,就是比較困難的事了。

2011/05/01

關鍵指令

關鍵指令  Green Zone
HBO。戰事狀況的設定十分大膽。我一度以為它是《The Bourne Identity》的前身。查了一下影片的資料,好像大半的觀眾是以一部戰爭片來定位它。只是對一個看過《The Bourne Identity》(2002)《The Bourne Supermacy》(2004)《The Bourne Ultimatum 》(2007)的觀眾來說,這個系列的前傳是極其拭目以待的。所以看見《Green Zone》時不禁想起Jason Bourne在進入絆石計劃前,某種程度來說就是個對政治失望的士兵,這兩個角色就此重疊。在日本的wiki上有些記載頗有意思,就把這個《Green Zone》的頁面連結過來。

情人眼裡出西施

情人眼裡出西施  愛しのローズマリー Shallow Hal
這個片搞笑得很有意思,但我仍然懷疑這是否能戰勝已經被[洗腦]許久的概念。[你的身體是你的嗎?]。記得在文概的課堂上問了這個問題,許多人點頭告訴我說,他們的身體是他們自己的。這個問題其實很老梗,殊不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話在早期的武俠小說以及電影裡不斷的出現,這個理由還應該算是武俠小說的存在理由呢,不信的話只要去看看幾本武俠小說看看幾部武俠片這疑問就會迎刃而解。還是最近大家比較喜愛[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的說法?(我知道這兩句話的意思不同啦)看《情人眼裡出西施》把這個媒體或共同體所製造出來的[第三觀點]的[非客觀性]呈現得簡單明瞭。只是,[外貌協會]的人會同意嗎?即使不是外貌協會的人,是否也會同意呢?

翻譯家是職業殺手

昨天,有人建議我說為什麼不將谷崎的《吉野葛》翻成中文出版。我想,如果那樣我就會變成一個扼殺這篇文本的殺手。如果我能像某個我所敬重的翻譯家,讓讀者能夠實際透過他的翻譯感受到作家的呼吸,那或許有一天我願意承擔這殺手之名,不過那時應該重要的文本都已經出了翻譯本了吧。終究,這就是宣告我沒有成為殺手的宿命。

黑暗天使

黑暗天使  LEGION
Lucas Black,又接了一部黑暗電影。雖然在《東京甩尾》裡他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對我而言,X檔案裡的Lucas是最鬼氣森森的,因此我不訝異他會出現在這樣的電影裡,但是經過《東京甩尾》之後,他已經被賦予不同的形象,我推測在這部片中他應該是個正派角色。結果,還真是這樣。片中的天使們實在很好笑,我想這點子是竊取自《超自然檔案》裡那些彼此爭鬥的天使兄弟,隨便顧自揣摩[老爸]的心意就自以為是的[執行]了任務,這種摹仿實在沒意思,更好笑的是,天使們有翅膀但是行動跟人們沒什麼兩樣(即使把米迦爾跟ガブリエル解釋成現今忠誠信徒的投射,在故事結構上仍有嫌粗製濫造),這些天使的神通到底哪裡去了?說穿了,真是...也難怪評價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