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劍奇譚》週年有感
並不打算接續上次的話題。另闢天地?卻也沒那麼誇張(笑)。有關師尊,大家都說是仙4的紫英(劍穗),若此,那蘭生和仙4的天X(身上那塊玉?)也讓人感覺頗有淵源。不過,從仙4看到的端倪,較似《新蜀山劍俠》片中,駕馭飛劍相擊的劍仙和飛天。白髮紫胤,雖然我不是霹靂迷但還是容易聯想到素還真(話說蘇蘇這個暱稱是古龍《蘭花傳奇》中的一個美女角色呢)。《新蜀山劍俠》本是武俠先驅,也算劃時代的作品,不但給予電影製作群極大的影響,也震撼了當時的視眾。如今國產RPG如此鍾情武俠,也該說是武俠小說、戲劇和電影所打下的雄厚基礎,才能一路長紅。[武俠],陪過多少少年白髮,而當年與武俠共度的少年,正是現在支撐國產RPG遊戲的一群(或該說電影製作也相同?)。現今,武俠小說、或戲劇或電影都已脫離當年框架,其聲勢也今不如昨,卻透過RPG遊戲承傳成長茁壯,尤其看到一些同人製作,簡直是令人難以相信那是出自素人之手。透過遊戲與gamer的互動也引導遊戲本身的成長。8/10古劍第二結局將會上市,這個DLC已經把OLG的缺點的大半都修整了。一般說來,大多的遊戲都偏向開放式結局,而古劍,竟然只有一種,到一年後才發售所謂的[第二結局]DLC。這種販售手法雖然算是老套,不過也可看出製作團隊的某種執著與決心。這兩個星期觀察本款遊戲結果,發現[延續]對這款遊戲而言是很大的力點,跟日系遊戲的《三國無雙》等系列作有著不同意義的延伸。同時,這裡似乎被強調[文化]的承傳,諸如烹調系統、文物經典的取材、地方風情還有著名景點的[再現]等,都像是一種[使命]。站在一個教育者的角度來看,我不是很確定這些動作是否該說是令人欣慰的,但是也真的不能否認它潛移默化的作用。老實說,我比較驚訝的是這款遊戲中呈現出來的人際間的倫理概念(搜寶除外)與其中的無常觀。在經歷許多之後還能再見這種倫常,基於某種意義來講倒是感慨十分。
2011/07/29
2011/07/28
殺客同萌
殺客同萌 エンジェル・ヴォイス Sucker Punch(2011)
姑且看看。This title is NOT recommended. 只能這麼說。2003, 2008各有一部同名電影,風評都十分[不可觀],當然必須先說明這三部作品內容是完全不同的,下一個很[歪]的結論就是,取這個名字的電影,都不好看。我是去觀察[萌點]的。因為這是comic book改編的電影,即是如此,居於研究見地我總該去看看,但是無法(不敢)找人一起看(已預見可能是大爛片)。不過套一句日本著名的影評家的名言,[任何電影都有它可看的一面],那我就學他說一句。この映画って「すごいすごいすごい」(xxx)ですね!我確信我不留下這個memo我也會記得對這部片的印象,相信我。
姑且看看。This title is NOT recommended. 只能這麼說。2003, 2008各有一部同名電影,風評都十分[不可觀],當然必須先說明這三部作品內容是完全不同的,下一個很[歪]的結論就是,取這個名字的電影,都不好看。我是去觀察[萌點]的。因為這是comic book改編的電影,即是如此,居於研究見地我總該去看看,但是無法(不敢)找人一起看(已預見可能是大爛片)。不過套一句日本著名的影評家的名言,[任何電影都有它可看的一面],那我就學他說一句。この映画って「すごいすごいすごい」(xxx)ですね!我確信我不留下這個memo我也會記得對這部片的印象,相信我。
命運規劃局
命運規劃局 アジャストメント The Adjustment Bureau(2011)
最近的好萊塢電影都很怪異,是不是出現什麼異變啦?前一陣子的《藥命效應》《啓動原始碼》等作品都見異常。這些作品的擔綱人物都不是泛泛之輩,這不是《ブレードランナー》《トータル・リコール》《マイノリティ・リポート》《ペイ・チェック消された記憶》的名小說家的作品嗎? 這些前作都有一定的好評,加上主演的男女主角都屬演技派,但是這次處理的讓人感覺有些老舊。2012-3-25, HBO。重新看過之後到發現有很多第一次時沒看見的地方,也覺得第二次看,好看的多--我想原因來自,我比較有充分的時間分析構造了。chairman, 劇中翻成主席,大概也是我們口裡的例如[造物主]之類的存在,然後被稱謂天使們的,就是這些帶著黑帽子的人,會讓人聯想到《駭客任務》中的agent。靠著打開鑰匙穿越別的空間的梗是一樣的,只不過這個作品探討[自由意志]的點比較強烈。伊莉絲的舞很美,這是這次令我覺得這部片子還不至於太難看的最大因素,一整個設定的像是上班族,只是按照boss的指令行事,卻不知原因的點很諷刺,還有人們的命運被安排在行事錄上,隨時浮現彼此相遇的徵兆與契機這些,不用我說,大家應該早就聯想到了。
最近的好萊塢電影都很怪異,是不是出現什麼異變啦?前一陣子的《藥命效應》《啓動原始碼》等作品都見異常。這些作品的擔綱人物都不是泛泛之輩,這不是《ブレードランナー》《トータル・リコール》《マイノリティ・リポート》《ペイ・チェック消された記憶》的名小說家的作品嗎? 這些前作都有一定的好評,加上主演的男女主角都屬演技派,但是這次處理的讓人感覺有些老舊。2012-3-25, HBO。重新看過之後到發現有很多第一次時沒看見的地方,也覺得第二次看,好看的多--我想原因來自,我比較有充分的時間分析構造了。chairman, 劇中翻成主席,大概也是我們口裡的例如[造物主]之類的存在,然後被稱謂天使們的,就是這些帶著黑帽子的人,會讓人聯想到《駭客任務》中的agent。靠著打開鑰匙穿越別的空間的梗是一樣的,只不過這個作品探討[自由意志]的點比較強烈。伊莉絲的舞很美,這是這次令我覺得這部片子還不至於太難看的最大因素,一整個設定的像是上班族,只是按照boss的指令行事,卻不知原因的點很諷刺,還有人們的命運被安排在行事錄上,隨時浮現彼此相遇的徵兆與契機這些,不用我說,大家應該早就聯想到了。
2011/07/20
曼哈頓求愛法則
曼哈頓求愛法則 The Good Guy(2009)
HBO,看似都市愛情文學的嘗試。老實說,我不喜歡這個譯名。片中出現珍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也出現了《蘿莉塔》等文學作品。起初覺得似乎是挑戰現代社會都市的愛情文學小品,不過結尾有點突兀,倒是毀了文學小品的風味了。當愛情也成為利益考核還有交易手段的對象時--都市愛情作品必備的條件?(如《欲望城市》)--相對出現的話題就是讓主角們遠離塵囂,這種選擇究竟還有多少效應?還是會有例如日本電影《惡人》的例子--被放逐逃亡至死?在混擬土中尋求一股清晰自然的氣息,這,到底從何而來?
HBO,看似都市愛情文學的嘗試。老實說,我不喜歡這個譯名。片中出現珍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也出現了《蘿莉塔》等文學作品。起初覺得似乎是挑戰現代社會都市的愛情文學小品,不過結尾有點突兀,倒是毀了文學小品的風味了。當愛情也成為利益考核還有交易手段的對象時--都市愛情作品必備的條件?(如《欲望城市》)--相對出現的話題就是讓主角們遠離塵囂,這種選擇究竟還有多少效應?還是會有例如日本電影《惡人》的例子--被放逐逃亡至死?在混擬土中尋求一股清晰自然的氣息,這,到底從何而來?
神鬼尖兵
神鬼尖兵 Sneakers(1992)
HBO,勞勃瑞福的老片。許久以前看過,當時覺得是部好看的電影。1992,以電子科技為爆點的作品中算是開先鋒的片子之一。始初最納悶的就是,為何叫[sneaker]?我一直想,大家不都是愛用[駭客]這個詞彙嗎?後來釋然,覺得這個團體不只是駭客技術而已,還有其他引以自傲的地方,這些在早期的演員如華倫比堤和勞勃瑞福的作品中必定會出現的;細膩高雅?莫非被《瞞天過海》系列所承襲?的確,許久以來,我們太習慣耍狠的角色而疏離了穩重沈著的[男人本色](這裡且避開性別爭議,片中所對置的就是[細膩高雅]的女性,當然,這兩種都包涵著智慧)。於是,在看到這些老片如以上兩位演員主演的作品時就會跟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碰撞上,怪怪的,但猶如樂譜中的アダージュ。
HBO,勞勃瑞福的老片。許久以前看過,當時覺得是部好看的電影。1992,以電子科技為爆點的作品中算是開先鋒的片子之一。始初最納悶的就是,為何叫[sneaker]?我一直想,大家不都是愛用[駭客]這個詞彙嗎?後來釋然,覺得這個團體不只是駭客技術而已,還有其他引以自傲的地方,這些在早期的演員如華倫比堤和勞勃瑞福的作品中必定會出現的;細膩高雅?莫非被《瞞天過海》系列所承襲?的確,許久以來,我們太習慣耍狠的角色而疏離了穩重沈著的[男人本色](這裡且避開性別爭議,片中所對置的就是[細膩高雅]的女性,當然,這兩種都包涵著智慧)。於是,在看到這些老片如以上兩位演員主演的作品時就會跟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碰撞上,怪怪的,但猶如樂譜中的アダージュ。
2011/07/19
灰姑娘:很久很久以前
灰姑娘:很久很久以前 Ever After: A Cinderella Story(1998)
看過無數次,還是很喜歡裡面化裝舞會灰姑娘的蝴蝶妝。在臉上打上白色的亮粉取代面具,然後在眉線上方加上碎鑽點出線條,是哪個設計師想出的點子,效果竟然能夠做的這麼好!背部的薄紗翅膀配上淡柔的乳白灰底絹紗鑲上色澤圓渾的珍珠最後飾以寶藍的碎珠子點亮色彩,能夠看到這麼高雅脫俗的蝴蝶扮相也不枉然了。乳白色的蝴蝶,這是我小時候的幻象傳說之一。夜晚在住家前看見好大的一隻乳白色的蝴蝶,那翅膀就像我在電影裡看到的那樣,拖著長長的尾巴,看似殘骸卻又似只是飛落街角,身上沒有任何豔麗的色彩,就只有淡雅帶著透明感的乳白色和優雅的線條。日後查了百科全書,現在卻也忘了結果如何,只是那幻象般的身影至今仍深刻腦海。喔,還有別忘了達文西,片中是個亮點。
看過無數次,還是很喜歡裡面化裝舞會灰姑娘的蝴蝶妝。在臉上打上白色的亮粉取代面具,然後在眉線上方加上碎鑽點出線條,是哪個設計師想出的點子,效果竟然能夠做的這麼好!背部的薄紗翅膀配上淡柔的乳白灰底絹紗鑲上色澤圓渾的珍珠最後飾以寶藍的碎珠子點亮色彩,能夠看到這麼高雅脫俗的蝴蝶扮相也不枉然了。乳白色的蝴蝶,這是我小時候的幻象傳說之一。夜晚在住家前看見好大的一隻乳白色的蝴蝶,那翅膀就像我在電影裡看到的那樣,拖著長長的尾巴,看似殘骸卻又似只是飛落街角,身上沒有任何豔麗的色彩,就只有淡雅帶著透明感的乳白色和優雅的線條。日後查了百科全書,現在卻也忘了結果如何,只是那幻象般的身影至今仍深刻腦海。喔,還有別忘了達文西,片中是個亮點。
2011/07/16
哈利波特終結!
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2 Harry Por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2011)
終於終結了!想起上次帶了老媽被騙進戲院看了場不是終結的終結版(2010)就讓我恨得牙癢癢的。起碼《賽德克巴萊》還比較紳士的先說它有上下篇。如果說這個結局是第一篇的時候就已經想好的構想,那麼這個故事實在寫的有點太[壯觀]了一點。從完結篇,可以感受得到很多[媽媽的愛],我很高興這部片我能夠和我母親一起看,而,我想作者這部作品應該也是要留給她的孩子的。這時我又想起片裡那句[Not my daughter! YOU BITCH!!],簡直把人笑死,這,太有[迫力]了。石內卜,就如同我想像的一般--不辜負[混血王子]之名。
終於終結了!想起上次帶了老媽被騙進戲院看了場不是終結的終結版(2010)就讓我恨得牙癢癢的。起碼《賽德克巴萊》還比較紳士的先說它有上下篇。如果說這個結局是第一篇的時候就已經想好的構想,那麼這個故事實在寫的有點太[壯觀]了一點。從完結篇,可以感受得到很多[媽媽的愛],我很高興這部片我能夠和我母親一起看,而,我想作者這部作品應該也是要留給她的孩子的。這時我又想起片裡那句[Not my daughter! YOU BITCH!!],簡直把人笑死,這,太有[迫力]了。石內卜,就如同我想像的一般--不辜負[混血王子]之名。
2011/07/15
無題
無題:[有感]作家的手信
倒也不是拿版權的事來惱人,有人寫了隨筆緬懷逝去不久的作家卻夾了作家生前的手信,身為讀者雖可冷眼旁觀,我竟然還是有幾分惆悵。這信,既同時有寫信收信人就形同共有,私信公開,真沒法說這無傷大雅,而在不知覺與毫無防備之下我這讀者竟強為了偷窺人!對於這種[奇襲]我心中不快遠勝好奇。有種文章是透過書信往返來呈現的,但這是雙方暗默在心首肯的方式。想起一些名留青史的人物,哪怕是一字一句凡起食臥居所到之處無不是[遺跡遺物],而這當中就屬私信最微妙。以前無知,雖說是研究引用了被出版的私信,至今想起禁不住汗顏。什麼[了不起]的研究可以如此這般橫刀破斧地就任意宰割這些私人領域?就某些作家而言,這已是意料中事,我所寫的研究中的作家就是其中一個,生前就已經覺悟自己的書信一經離手就成為他人探囊之物,猶如已發表之隨筆文章。即便如此,我現今想起當初寫的研究仍是有些遺憾,還好之後就不再引述會牽扯到私事的書信,僅限於創作上的對話。昆德拉的《被背叛的遺言》中說的雖不是一回事,但身後之事無法自己的無奈卻也難以排解。看了陳文茜說秋瑾,我想起教科書上的《與妻訣別書》,先不說真偽,若真是人家寫給老婆的信,哪來的這些無聊人士!經歷這些思考愈多,對班雅明[歷史天使]的共鳴就愈是有增無減了。哪怕寫一百篇忘卻書還是無法逃離緊追不捨的歷史(這裡不指史書記載的[歷史]),不管追尋的是不是[記憶],它的身影還真是無所不在糾纏不清。
倒也不是拿版權的事來惱人,有人寫了隨筆緬懷逝去不久的作家卻夾了作家生前的手信,身為讀者雖可冷眼旁觀,我竟然還是有幾分惆悵。這信,既同時有寫信收信人就形同共有,私信公開,真沒法說這無傷大雅,而在不知覺與毫無防備之下我這讀者竟強為了偷窺人!對於這種[奇襲]我心中不快遠勝好奇。有種文章是透過書信往返來呈現的,但這是雙方暗默在心首肯的方式。想起一些名留青史的人物,哪怕是一字一句凡起食臥居所到之處無不是[遺跡遺物],而這當中就屬私信最微妙。以前無知,雖說是研究引用了被出版的私信,至今想起禁不住汗顏。什麼[了不起]的研究可以如此這般橫刀破斧地就任意宰割這些私人領域?就某些作家而言,這已是意料中事,我所寫的研究中的作家就是其中一個,生前就已經覺悟自己的書信一經離手就成為他人探囊之物,猶如已發表之隨筆文章。即便如此,我現今想起當初寫的研究仍是有些遺憾,還好之後就不再引述會牽扯到私事的書信,僅限於創作上的對話。昆德拉的《被背叛的遺言》中說的雖不是一回事,但身後之事無法自己的無奈卻也難以排解。看了陳文茜說秋瑾,我想起教科書上的《與妻訣別書》,先不說真偽,若真是人家寫給老婆的信,哪來的這些無聊人士!經歷這些思考愈多,對班雅明[歷史天使]的共鳴就愈是有增無減了。哪怕寫一百篇忘卻書還是無法逃離緊追不捨的歷史(這裡不指史書記載的[歷史]),不管追尋的是不是[記憶],它的身影還真是無所不在糾纏不清。
2011/07/13
《古劍奇譚》初見
《古劍奇譚》初見
まず一言。制作側としても満を持して世に送り出した意欲作だったなのではと。
10年前,第一次想要觀察國內的單機遊戲,之後尋找了幾個作品,然後我記得我買了《軒轅劍滄之濤》(對不起,我連正確的名稱都忘了,還把所有的周邊連同軟體都處理掉了...《軒轅劍》的粉絲們別罵我啊),那時應該是3D遊戲剛起步,由於畫面還不是很好,劇情讓我也覺得沒有繼續看下去的必要,就封印了。直到日本有一家遊戲廠商代理了一款中國製造的遊戲,就買了來試跑,覺得製作很認真很賣力,接著又看見了《刀劍》以及外傳(都是日版》裡吸收了美式著名RPG遊戲系統,就又掀起我想再看看台灣國內的遊戲製作狀況的念頭。今年,有個可愛的學生熱意推坑,覺得的確是款相當優秀的作品,於是開始《古劍奇譚》試跑。
先說不滿意的地方:戰鬥系統有如某些FF,雖然招式華麗,打得慢條斯理的很讓我頭暈(該說有害健康呢還是有益身心?);劇本對話實在有待加強,盡講些沒意義的話(即使畫面處理得很美,一進入劇情對話,對我而言就是很要命,還好有個機能可以讓我選擇跳過劇情); 再來是移動系統很不方便,地圖廣障礙多的遊戲如果行動不方便就很致命([騰翔之術]只是取代轉點機能,移動系統不算加分);美術畫面處理非常細膩,但就是色彩指定沒有突破(都太濃豔,只有某些場景利用暈染還有重疊透光很不錯),原則上說來,還是維持十幾年前的遊戲慣用色彩指定,如果這裡能夠比照遊戲主題設定,將色彩指定成中國色彩潑墨就更是佳品了(不過這當然是個人的喜好啦,算是無理要求);最後就是,每個人物都猛愛做搖頭表情(尤其是狼妖篇之後屠蘇與紅玉對話時,我禁不住要數一下這兩個人總共在一分鐘內搖了幾次頭),加上蘭生那個抱頭的動作跟襄鈴蘿的嘟嘴和扭捏晃動,簡直煩死人。
再來是優點:這款遊戲在人物/劇情/美術/音樂/系統都非常用心地吸收了國內外所有著名的人氣RPG遊戲優點,又能夠針對中國的遊戲需求去設計,這些都可以看得出來製作團隊是非常用心的,還有它還將製作團隊的狀況編製在遊戲裡,讓玩家可以去一探究竟(這是十幾年前美國的某款遊戲給玩家們的著名萌點),可見製作團隊非常虛心研究,學習別人的優點(我沒說是[抄襲]啊,別欲加之罪喔)。人物設計雖然比較[傳統],但這是中國國內的人氣賣點,站在銷售市場的立場來說終究還是要保存的,當然它不忘加入現在流行的BL風跟蘿萌,並以變裝系統加上軍戰以及魔獵以饗玩家,嗯,我漠然看見素還真?!在劇中,這是幻影?(吸引霹靂迷嗎?)。榣山與老友慳臾重逢一幕卻安排得很是感人。
寫到這裡,我發現元素太多我寫不完?!(杯具),嗯,一時之間無法細評了,畢竟製作團隊花費了3年的心血呢!要寫完,恐怕要費掉我些許時日,與這裡memo性質相左,目前就暫且擱下。退場一鞠躬。
まず一言。制作側としても満を持して世に送り出した意欲作だったなのではと。
10年前,第一次想要觀察國內的單機遊戲,之後尋找了幾個作品,然後我記得我買了《軒轅劍滄之濤》(對不起,我連正確的名稱都忘了,還把所有的周邊連同軟體都處理掉了...《軒轅劍》的粉絲們別罵我啊),那時應該是3D遊戲剛起步,由於畫面還不是很好,劇情讓我也覺得沒有繼續看下去的必要,就封印了。直到日本有一家遊戲廠商代理了一款中國製造的遊戲,就買了來試跑,覺得製作很認真很賣力,接著又看見了《刀劍》以及外傳(都是日版》裡吸收了美式著名RPG遊戲系統,就又掀起我想再看看台灣國內的遊戲製作狀況的念頭。今年,有個可愛的學生熱意推坑,覺得的確是款相當優秀的作品,於是開始《古劍奇譚》試跑。
先說不滿意的地方:戰鬥系統有如某些FF,雖然招式華麗,打得慢條斯理的很讓我頭暈(該說有害健康呢還是有益身心?);劇本對話實在有待加強,盡講些沒意義的話(即使畫面處理得很美,一進入劇情對話,對我而言就是很要命,還好有個機能可以讓我選擇跳過劇情); 再來是移動系統很不方便,地圖廣障礙多的遊戲如果行動不方便就很致命([騰翔之術]只是取代轉點機能,移動系統不算加分);美術畫面處理非常細膩,但就是色彩指定沒有突破(都太濃豔,只有某些場景利用暈染還有重疊透光很不錯),原則上說來,還是維持十幾年前的遊戲慣用色彩指定,如果這裡能夠比照遊戲主題設定,將色彩指定成中國色彩潑墨就更是佳品了(不過這當然是個人的喜好啦,算是無理要求);最後就是,每個人物都猛愛做搖頭表情(尤其是狼妖篇之後屠蘇與紅玉對話時,我禁不住要數一下這兩個人總共在一分鐘內搖了幾次頭),加上蘭生那個抱頭的動作跟襄鈴蘿的嘟嘴和扭捏晃動,簡直煩死人。
再來是優點:這款遊戲在人物/劇情/美術/音樂/系統都非常用心地吸收了國內外所有著名的人氣RPG遊戲優點,又能夠針對中國的遊戲需求去設計,這些都可以看得出來製作團隊是非常用心的,還有它還將製作團隊的狀況編製在遊戲裡,讓玩家可以去一探究竟(這是十幾年前美國的某款遊戲給玩家們的著名萌點),可見製作團隊非常虛心研究,學習別人的優點(我沒說是[抄襲]啊,別欲加之罪喔)。人物設計雖然比較[傳統],但這是中國國內的人氣賣點,站在銷售市場的立場來說終究還是要保存的,當然它不忘加入現在流行的BL風跟蘿萌,並以變裝系統加上軍戰以及魔獵以饗玩家,嗯,我漠然看見素還真?!在劇中,這是幻影?(吸引霹靂迷嗎?)。榣山與老友慳臾重逢一幕卻安排得很是感人。
寫到這裡,我發現元素太多我寫不完?!(杯具),嗯,一時之間無法細評了,畢竟製作團隊花費了3年的心血呢!要寫完,恐怕要費掉我些許時日,與這裡memo性質相左,目前就暫且擱下。退場一鞠躬。
2011/07/12
將計就計
將計就計 Entrapment(1999)
東森洋片。老電影。007演員轉型成功的大概就屬史恩康納萊,但凱撒琳在這部片也同時為自己塑造了一個風格很不相同的角色。如007接班人的皮爾斯也很奮力轉型,還算成功,但是超人則因為主演者將超人定了型,也害了他自己無法轉型,這例子如《X檔案》的飾演莫德跟史卡莉的演員,雖然努力嘗試去爭取各種角色來掙脫該片所定下的刻板印象,終究難成氣候。就片子本身而言,是典型的官兵捉強盜的娛樂片,揉合一些[東方主義]的亞洲幻想再加上[絕妙的(?)]老少配戀情和美女挑戰空中飛人的場景,大概就可以餵飽一些觀眾了。總之,它比較吸引我的地方是這些演員的自我突破點,雖然史恩康納萊的角色不算脫離007,但我們在觀看本片的時候如果沒有浮現007的影子,而能夠把它當做是另一部片子來觀賞,那就算過關了。
東森洋片。老電影。007演員轉型成功的大概就屬史恩康納萊,但凱撒琳在這部片也同時為自己塑造了一個風格很不相同的角色。如007接班人的皮爾斯也很奮力轉型,還算成功,但是超人則因為主演者將超人定了型,也害了他自己無法轉型,這例子如《X檔案》的飾演莫德跟史卡莉的演員,雖然努力嘗試去爭取各種角色來掙脫該片所定下的刻板印象,終究難成氣候。就片子本身而言,是典型的官兵捉強盜的娛樂片,揉合一些[東方主義]的亞洲幻想再加上[絕妙的(?)]老少配戀情和美女挑戰空中飛人的場景,大概就可以餵飽一些觀眾了。總之,它比較吸引我的地方是這些演員的自我突破點,雖然史恩康納萊的角色不算脫離007,但我們在觀看本片的時候如果沒有浮現007的影子,而能夠把它當做是另一部片子來觀賞,那就算過關了。
特務間諜
特務間諜 Salt(2010)
HBO,7/11觀賞。這是第三次我看本片,好不容易才看完。前兩次我失去興趣沒有進入內容,這第三次才算數。整體上來說就是主演的one-man show,像是《黑天鵝》一樣,整個劇情和拍攝設計的賣點就是主角。當然那種諜報人員的悲哀--雙面間諜到面面不是人的苦處終至不被人信任也無人可信任然後處處危機步步為營--即使躲過所有的殺身之禍也未必能得到立足之處。這算是某些國家中心主義的遺害,也是反諷國家中心主義的常用手法。失去[國家]之後再無歸屬時,你/妳,將何去何從? 只是這部片還是給了主角角色一個歸屬點,所以充其數只是個[逃兵]。你說呢?
HBO,7/11觀賞。這是第三次我看本片,好不容易才看完。前兩次我失去興趣沒有進入內容,這第三次才算數。整體上來說就是主演的one-man show,像是《黑天鵝》一樣,整個劇情和拍攝設計的賣點就是主角。當然那種諜報人員的悲哀--雙面間諜到面面不是人的苦處終至不被人信任也無人可信任然後處處危機步步為營--即使躲過所有的殺身之禍也未必能得到立足之處。這算是某些國家中心主義的遺害,也是反諷國家中心主義的常用手法。失去[國家]之後再無歸屬時,你/妳,將何去何從? 只是這部片還是給了主角角色一個歸屬點,所以充其數只是個[逃兵]。你說呢?
愛在日落巴黎時
愛在日落巴黎時 Before Sunset(2004)
Julie Delpy!! Literary, I've been waiting so long to see this film. 不是說我很期待的意思啦。我真的等了很久。這部片剛上映的時候有點想看,但是錯了上映時期就一直拖到現在。HBO在7/9播了本片,於是想,我終於等到了!當然等的是觀察Julie Delpy進攻好萊塢的狀況啦。演對手戲的是Ethan Hawke,聽說是《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 1995)的續集。演技高手Julie Delpy似乎沒有畢諾許那麼幸運可以遇到好的劇本跟導演(?)。本片似乎意圖將她的魅力透過畫面傳述出來,但不知怎地,就是違和感很大。是某些拍攝要求嗎?我感覺一向以自然的演技風格顯得出眾的Julie Delpy透出了一絲尷尬的感覺,男主角也顯得很格格不入。這個劇情讓我想起前一陣子畢諾許演的《愛情對白》,似乎兩個法國演技派的女星都被要求在片中喋喋不休地傾吐戀愛經,老實說這個很讓我受不了。理由?看過畢諾許的早期電影還有Delpy的法國電影的觀眾該會明白吧......她們都是以沈默表白的高手啊!
Julie Delpy!! Literary, I've been waiting so long to see this film. 不是說我很期待的意思啦。我真的等了很久。這部片剛上映的時候有點想看,但是錯了上映時期就一直拖到現在。HBO在7/9播了本片,於是想,我終於等到了!當然等的是觀察Julie Delpy進攻好萊塢的狀況啦。演對手戲的是Ethan Hawke,聽說是《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 1995)的續集。演技高手Julie Delpy似乎沒有畢諾許那麼幸運可以遇到好的劇本跟導演(?)。本片似乎意圖將她的魅力透過畫面傳述出來,但不知怎地,就是違和感很大。是某些拍攝要求嗎?我感覺一向以自然的演技風格顯得出眾的Julie Delpy透出了一絲尷尬的感覺,男主角也顯得很格格不入。這個劇情讓我想起前一陣子畢諾許演的《愛情對白》,似乎兩個法國演技派的女星都被要求在片中喋喋不休地傾吐戀愛經,老實說這個很讓我受不了。理由?看過畢諾許的早期電影還有Delpy的法國電影的觀眾該會明白吧......她們都是以沈默表白的高手啊!
2011/07/09
流星
流星 流れ星
妹控的日劇,還是兄控的日劇?怎覺得主角們好似歷經滄桑啊!劇本有點另類,主題有點嚴肅。這個有點滄桑感的男主角竹野内豊竟讓我覺得他的臉好像某M老師(別弄錯,是臉部瘦長的M)。得獎作品『クラゲマリッジ』,並起用該作品新人作家臼田素子擔任編劇,聽說是例外。キャッチ・コピーは「偽りの愛から、真実の愛へ」。跟野島伸司的劇本似乎有種同樣的味道在,劇情還有描寫的年齡、對象都不一樣,但是那種隱藏在兇惡面具底下的純愛非常類似。故事跟風格完全不同,我卻突然想起《ストロベリー・オンザ・ショートケーキ》(S.O.S)。最近緯來日本又要播《只想告訴你2》(台灣的同學們會開玩笑說:只想閃死你)。我有個朋友長得跟爽子一模一樣,沒錯,連我自己都很驚訝。
妹控的日劇,還是兄控的日劇?怎覺得主角們好似歷經滄桑啊!劇本有點另類,主題有點嚴肅。這個有點滄桑感的男主角竹野内豊竟讓我覺得他的臉好像某M老師(別弄錯,是臉部瘦長的M)。得獎作品『クラゲマリッジ』,並起用該作品新人作家臼田素子擔任編劇,聽說是例外。キャッチ・コピーは「偽りの愛から、真実の愛へ」。跟野島伸司的劇本似乎有種同樣的味道在,劇情還有描寫的年齡、對象都不一樣,但是那種隱藏在兇惡面具底下的純愛非常類似。故事跟風格完全不同,我卻突然想起《ストロベリー・オンザ・ショートケーキ》(S.O.S)。最近緯來日本又要播《只想告訴你2》(台灣的同學們會開玩笑說:只想閃死你)。我有個朋友長得跟爽子一模一樣,沒錯,連我自己都很驚訝。
2011/07/08
最後一封情書
最後一封情書 Dear John(2010)
Star Movie。Based on the novel by Nicholas Sparks,日譯《親愛なるきみへ》。會讓人想起這首很老很老的歌:[Dear John, oh how I hate to write.......](from 〈A Dear John Letter〉)。現代版的分手信,在這個時間點拍攝的意義在?本片揉入了自閉症的家人或鄰居,似乎暗指這種心靈創傷所帶來的後遺症。當然誰都不清楚這些家人的自閉症源自於何處,不過他們都在等一個女人:妻子;母親;戀人。反轉以往男人長征戰場,而苦守家園的永遠是女人的印象。男人也在等待,男人也被背叛。自閉症的元素,將故事的焦點從一個無法挽回的戀情轉化成親情,讓觀眾體會到眼睛只看愛情,我們會忽略了身邊的親情。這片好像對於戰事沒有太大的指責,只是淡淡的鋪排在一對情侶的背後,讓他們周遭的事被嬝嬝道來。而在一切都成了過眼雲烟之後...........。btw, 它的結尾曲,好好聽。
Star Movie。Based on the novel by Nicholas Sparks,日譯《親愛なるきみへ》。會讓人想起這首很老很老的歌:[Dear John, oh how I hate to write.......](from 〈A Dear John Letter〉)。現代版的分手信,在這個時間點拍攝的意義在?本片揉入了自閉症的家人或鄰居,似乎暗指這種心靈創傷所帶來的後遺症。當然誰都不清楚這些家人的自閉症源自於何處,不過他們都在等一個女人:妻子;母親;戀人。反轉以往男人長征戰場,而苦守家園的永遠是女人的印象。男人也在等待,男人也被背叛。自閉症的元素,將故事的焦點從一個無法挽回的戀情轉化成親情,讓觀眾體會到眼睛只看愛情,我們會忽略了身邊的親情。這片好像對於戰事沒有太大的指責,只是淡淡的鋪排在一對情侶的背後,讓他們周遭的事被嬝嬝道來。而在一切都成了過眼雲烟之後...........。btw, 它的結尾曲,好好聽。
美麗台灣
美麗台灣
[走一條 不同的路]這個不可思議的event。由《天下》雜誌主辦。陳綺貞的現場演唱聲音還是很美。看到了很多奇怪的組合:像是公司行號的週年慶,但是卻有一般人參與;但又夾雜了某些業界人士,還有政治人物;有些歌手,竟是齊豫、潘越雲、李宗盛、紀曉君、陳綺貞還有2組為鄉民為土地而唱的抗議歌手,最後壓軸是熱愛台灣的音樂界元老和一群原住民可愛的小歌手們。《天下》雜誌歷年來的軌跡歷歷在目,似乎也看到了一整個台灣的發展史。奇妙的感覺。我幾度錯覺我是在一個政宣場所,卻又不是。愛美麗台灣,大家一起來,即使走的是一條,不同的路,是這樣嗎?
[走一條 不同的路]這個不可思議的event。由《天下》雜誌主辦。陳綺貞的現場演唱聲音還是很美。看到了很多奇怪的組合:像是公司行號的週年慶,但是卻有一般人參與;但又夾雜了某些業界人士,還有政治人物;有些歌手,竟是齊豫、潘越雲、李宗盛、紀曉君、陳綺貞還有2組為鄉民為土地而唱的抗議歌手,最後壓軸是熱愛台灣的音樂界元老和一群原住民可愛的小歌手們。《天下》雜誌歷年來的軌跡歷歷在目,似乎也看到了一整個台灣的發展史。奇妙的感覺。我幾度錯覺我是在一個政宣場所,卻又不是。愛美麗台灣,大家一起來,即使走的是一條,不同的路,是這樣嗎?
即刻救援
即刻救援 Taken(2008)
這部片早在幾個月前看過,由於最近連續看了同一個演員 Liam Neeson 的3部片,我想還是留個memo好了。這部英雄化的動作片讓主角單挑所有的,是的,所有的壞蛋,還有把整個巴黎翻了過來不打緊還能指使外交使館的人員替他賣命。這種諜報人員的女兒被綁架,然後展開一連的救援行動的劇情已早就是老梗,包括史瓦辛格、席格、李連杰都有這個戲碼。Liam Neeson常接的戲碼就是高階的軍官,還有具有文化氣質又風流倜儻的大叔角色,軍官戲碼他一向就只是發號施令,沒什麼[一展身手]的鏡頭,卻不料老來才接了這個硬派動作片,看起來很是折騰(他自己)。之前別的動作派男演員們的作品都不會讓人覺得太過[神勇],大家大半都是隻身侵入敵營,怎麼這片就拍得很缺乏說服力,即使鏡頭將Liam拍得很[帥氣],但是實在是神勇得很勉強,也帥氣得很勉強,動作拆招是設計得不錯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我還沒有找到答案。
這部片早在幾個月前看過,由於最近連續看了同一個演員 Liam Neeson 的3部片,我想還是留個memo好了。這部英雄化的動作片讓主角單挑所有的,是的,所有的壞蛋,還有把整個巴黎翻了過來不打緊還能指使外交使館的人員替他賣命。這種諜報人員的女兒被綁架,然後展開一連的救援行動的劇情已早就是老梗,包括史瓦辛格、席格、李連杰都有這個戲碼。Liam Neeson常接的戲碼就是高階的軍官,還有具有文化氣質又風流倜儻的大叔角色,軍官戲碼他一向就只是發號施令,沒什麼[一展身手]的鏡頭,卻不料老來才接了這個硬派動作片,看起來很是折騰(他自己)。之前別的動作派男演員們的作品都不會讓人覺得太過[神勇],大家大半都是隻身侵入敵營,怎麼這片就拍得很缺乏說服力,即使鏡頭將Liam拍得很[帥氣],但是實在是神勇得很勉強,也帥氣得很勉強,動作拆招是設計得不錯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我還沒有找到答案。
色誘
色誘 Chloe(2009)
最近類似的片名太多,總是容易讓人混淆,可否拜託翻譯專家們,不要再用一些[神鬼]之類的譯名了?雖然這部影片的譯名跟神鬼無關,但是我們知道有《色戒》有《色計》,現在加上這個《色誘》簡直是讓人[色迷心竅]了!Amanda Seyfried 這個女演員最近的形象很偏同一個類型,純潔但是邪惡,例如《血紅帽》也是,(《辣得要命》則是乖乖理性派)。不過話說回來,雖然片名是《Chloe》但是整個作品看完之後會令人覺得第一女主角應該是 Julianne Moore。是女星的經歷改變了作品呈現嗎?這點還得觀察。劇本設定了一堆完美夫妻:丈夫帥氣體貼,妻子氣質美麗。這一對夫婦會讓大家看起來只羨鴛鴦不羨仙的,而劇中導入的正是這種一切都美好円滿的生活只因一點疑慮,一點信心動搖便招來禍端的元素,這好像是要挑戰大眾心理--[他人の不幸は蜜の味]?再加上蕾絲邊元素,讓這個年輕貌美的女性對這個氣質美麗的中年女性抱持著愛戀的情感卻又交織著尋母的情結。年輕女性版的《危險關係》?即使如此,片中給這個女孩的下場還是有欠考量的。這個安排讓原先的布石失去呼應的效果,也讓整個作品深度一落千丈了。
最近類似的片名太多,總是容易讓人混淆,可否拜託翻譯專家們,不要再用一些[神鬼]之類的譯名了?雖然這部影片的譯名跟神鬼無關,但是我們知道有《色戒》有《色計》,現在加上這個《色誘》簡直是讓人[色迷心竅]了!Amanda Seyfried 這個女演員最近的形象很偏同一個類型,純潔但是邪惡,例如《血紅帽》也是,(《辣得要命》則是乖乖理性派)。不過話說回來,雖然片名是《Chloe》但是整個作品看完之後會令人覺得第一女主角應該是 Julianne Moore。是女星的經歷改變了作品呈現嗎?這點還得觀察。劇本設定了一堆完美夫妻:丈夫帥氣體貼,妻子氣質美麗。這一對夫婦會讓大家看起來只羨鴛鴦不羨仙的,而劇中導入的正是這種一切都美好円滿的生活只因一點疑慮,一點信心動搖便招來禍端的元素,這好像是要挑戰大眾心理--[他人の不幸は蜜の味]?再加上蕾絲邊元素,讓這個年輕貌美的女性對這個氣質美麗的中年女性抱持著愛戀的情感卻又交織著尋母的情結。年輕女性版的《危險關係》?即使如此,片中給這個女孩的下場還是有欠考量的。這個安排讓原先的布石失去呼應的效果,也讓整個作品深度一落千丈了。
光明追捕手-黑紀元
光明追捕手-黑紀元 The Seeker: The Dark is Rising(2007)
這部片我看了數次,大概這是第一次打算留下memo。這個少年演員很有意思,似乎都接下科幻話題的影片(例如《Race to Witch Mountain》2009),而且都是主演。這種選角(或挑選的劇本)是他自己的喜好嗎還是?看來印象上不像是美國出身的演員,有空來查一下。會讓我想起《神鬼傳奇》(《The Mummy》1999)中的加拿大籍(他的父親好像是,本人如何呢?)演員。我不明白片中為什麼一直讓這個少年一直耍帥氣,我都要錯覺這是主角父母投入資金拍片來捧紅自己的兒子的。除了這點顯得十分不協調以外,其餘的編排都還算緊湊,CG也還過得去的。就是神話依據交代不清,這傳說到底來自有方還是作者捏造?我將之歸類為少年冒險科幻,跟《波西傑克森》是類緣,離《哈利波特》就稍遠了。
這部片我看了數次,大概這是第一次打算留下memo。這個少年演員很有意思,似乎都接下科幻話題的影片(例如《Race to Witch Mountain》2009),而且都是主演。這種選角(或挑選的劇本)是他自己的喜好嗎還是?看來印象上不像是美國出身的演員,有空來查一下。會讓我想起《神鬼傳奇》(《The Mummy》1999)中的加拿大籍(他的父親好像是,本人如何呢?)演員。我不明白片中為什麼一直讓這個少年一直耍帥氣,我都要錯覺這是主角父母投入資金拍片來捧紅自己的兒子的。除了這點顯得十分不協調以外,其餘的編排都還算緊湊,CG也還過得去的。就是神話依據交代不清,這傳說到底來自有方還是作者捏造?我將之歸類為少年冒險科幻,跟《波西傑克森》是類緣,離《哈利波特》就稍遠了。
登録:
投稿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