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31

大地英豪

大地英豪  The Last of Mohicans(1992)
2012-1-30, HBO。在日本我第一次看到這部作品,這是在台灣第一次接觸,才曉得原來它被翻譯為《大地英豪》。我一向很喜歡Daniel Day-Lewis這個演員,但是看這部片的時候我幾乎已經不在意這個演員如何,我完全投入這個作品中這些人的命運將何去何從。在《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 1990)之後,算是接觸到一部我比較喜歡的描寫印第安與英法軍的作品,連裡頭那個驍勇善戰卻嗜血如命的休倫族戰士(Wes Studi飾演)雖令人恨得牙癢癢的卻不得不讓人注視他的存在。我想類似的體裁我們或許可以從湯姆克魯斯的《末代武士》(The Last Samurai, 2003)裡看到,都是[悼念]一個末世將要絕跡的精神,當然也是[悼念]一個末世將要消失的實質上的[存在]。重要的是,目擊者往往是文明侵略者的一員,同時也是對這些即將消失的曙光深深著迷的一群,似乎心裡企盼著他們也能成為這曙光的一部份......。

寶藏奇兵

寶藏奇兵  Treasure Raider(2007)
2012-1-31, Star Movies。是一部典型的尋寶冒險片,資料庫上的評價並不高,不過我喜歡它的畫面色彩,處理的非常乾淨。剪輯感覺不是很能引人入勝,背景音樂有時候有點讓人無法進入狀況,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觀感啦。故事的設計老實說有點扯,劇本應該要更好一些才是的,被貪婪野心蒙蔽的壞蛋怎能在周遭猛烈攻擊之下連流彈躲都沒躲就炸開(而且是毫無理智的--因為他會炸死自己!)礦山,然後男女主角竟然在這個危急的當口兩人深情相望........想接吻嗎? 不能等別的場面嗎?(周遭滿是子彈飛耶,先生小姐!),那既然在這種危急的場面都能[不顧一切]來電了,那遠離危機交代好任務之後為什麼還要等另一個任務下達之後他們才能相聚?(已經沒有子彈飛了好嗎!而且現在你們明明就站在一起,花個30分鐘[深情相望]也可以吧? 如果你們愛。幹嘛要含淚離去?誰逼妳了?---吐槽完畢)。好,就是這麼扯的劇情,愛不愛看,隨你。

2012/01/30

雙面任務

雙面任務  L4yer Cake(2004)
2012-1-30, Star Movies。當代的007 Daniel Craig主演,如同片名,主角被捲入好幾個不同層次的麻煩,狀況非常複雜。拳頭狂飆到處出人命,自然也少不了XX,不過都被消音。劇情不像是我們所熟悉的線狀發展而是交錯蛇行,然後劇中人物就是不斷地抓狂,除了幾個[陰險]的boss級的人物意外地冷靜以外。本片有許多很有個性的演員們參與,雖然都不是我們所熟悉的面孔,但即使是再小的角色看起來都令人覺得非常安心,也很能享受。我好喜歡裡頭那個酒店誘人的女孩,腳的線條好性感,特別是換裝從浴室走出來之後。Daniel Craig在劇中的角色很有趣,夾雜在許多暴戾的黑道老手當中,他卻算是溫和簡樸不耍狠的,面對突發狀況往往就淡然地讓它過去,直到某件令他無法忍受的事情發生之後......事情從這裡開始,變得很有趣。

2012/01/28

競雄女俠 秋瑾

競雄女俠 秋瑾  The Woman Knight of Mirror Lake(2011)
2012-1-28, 衛視電影。秋瑾,很久沒有人拍攝這個主題,然而似乎乘著《霍元甲》《葉問》等浪潮,這個[秋風秋雨愁煞人]的著名巾幗又重現螢幕。只是,整部作品的脈絡實在很不清楚,不是因為它又回想又倒敘,而是傳記不像傳記說故事不像說故事,從片斷到片斷終究仍是片斷的敘述實在不好。以後再找時間重新看,或許我能改變印象。

神鬼奇航:世界盡頭

神鬼奇航:世界盡頭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2007)
2012-1-28, 東森洋片。誰都知道這部片一開頭被show出來的就是東印度的旗幟,之後我們看到的是大屠殺,一個以法治為名的大屠殺,包括了不配合勞動的人民,被判認為海盜還有幫助海盜嫌疑的人,我們看到老弱婦孺上了吊頭臺,臨死前他們歌頌,將一切的希望寄托予廣闊的海洋,那個好似可以解放陸地上一切的痛楚與不公平,就這樣,[海盜]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的伸張正義的一群,當然,史傑克,這個被放逐到世界盡頭,淪為[命運最悲慘]的[人](喪失靈/肉體)就被推上檯面,即使他一點也不想征戰。於是海盜代表了被壓榨的一群,對抗權力,不再是姦殺擄掠的壞蛋。只是令人覺得可悲的是,這些海盜其實早已埋身海底,卻仍不得安寧,這點破除了那種死了一了百了永無煩惱的說法([By your death?][And yet here you are!])。享受近代的碩果與反省,這近幾十年來的作品,就是游移在這夾縫當中,來來,往往。

2012/01/27

色遇

色遇  The Tourist(2010)
2012-1-27, HBO。一個誰都無法抗拒的美女,誰來詮釋? 到底蘇菲瑪索還是安傑莉娜裘莉? 我終究還是得為這部作品留下memo。我本來以為只要在《色計》(Anthony Zimmer, 2005)順提一下這個作品就可以的,但是今天決定還是另闢單元。雖然它是重製作品,但是在許多細節上的處理完全跟original是不同的。英國警察策動法國、義大利警方配合辦案,效率跟即時反應之快是這部片中不拖泥帶水的地方,還有擔任偵策小組指揮的Paul Bettany(Priest, 2011主角)的詮釋,將這個指揮官的執念在冷漠淡泊當中發揮得十分稱職,一如他在《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 2006)裡的表現,可圈可點,nice try!  另外,Timothy Dalton,也就是我們在許多007系列裡看到的迷人的龐德,在這裡飾演英國警察機構的長官,適時出來阻止指揮官無視人命(該說是公報私仇?)終結了這場官兵捉強盜的追逐遊戲,也算是成就了有情人。最後的謎團是,那個被誤認逮捕的皮爾斯?  喔,補充地說,強尼戴普在這裡光環太強,演一個憨厚的教員實在太牽強,如果是早在他演Edward Scissorhands(1990), The Ninth Gate(1999)的時候或許還可以牽就的,但現在,在他演了《神鬼奇航》系列之後,他的形象變得太狡智,即使在片中也是個狡智的人物只是假裝憨厚的數學教師,但要瞞過執念的指揮官還真是......。好吧,這裡就是法國版跟美國版的差異了,讓這個角色真的就是落在一個憨厚教員手裡,還是仍然回歸皮爾斯自身,ここが分かれ道。

自由之路

自由之路  The Way Back(2010)
2012-1-27, Star Movies。在嚴刑的拷問下,最親愛的人不得不背叛自己。在大自然的考驗下,沒有食物沒有水,越過廣大的沙漠,這些不是親人朋友的人,卻不棄不離。他們也談過如果食物匱乏,或許必須吃掉對方存活,年紀大的同行衰歇不堪無法步行甚至瀕臨死亡,在自己都寸步難行的狀況下,仍是不棄不離。跋涉千山萬水,不,就正是文字上的意思,跋涉千山萬水,歷經數十載,他們回到親人身邊,彼此都已經是鬢髮斑白,容顏已逝,卻仍是守候的守候,歸鄉的歸鄉,儘管艱難無比。我幾度無法觀看此片,這種現實中的殘酷裡產生的執著,讓我想,如果不要有戰爭,到底可以少掉多少人間憾事啊。

李小龍

李小龍  Bruce Lee, My Brother(2010)
2012-1-26, 衛視電影。李治延飾演年少的李小龍,看起來的確有些像。聽說他為了演好李小龍,除了常常看李小龍的影片,也努力練習詠春拳。臉部的輪廓,表情,打鬥的時候的身形是有些像,但是一進入日常,例如走路的時候就完全不行,當然李小龍所特有的光環是誰都無法擁有的,自是強求。這部電影演到李小龍離開香港前往海外截止,正好補足了目前所有的有關李小龍的電影中最缺乏的人生片段,對影迷來說,算是彌補了長久以來的空白。雖然這部作品當中也無法免俗,少不了拳擊擂台,不過已經被抹去國族框架,比起《葉問》(1/2/前傳)、《陳真》還有《霍元甲》,那種為中國人雪恥的比武已經不見了,這讓我看起來安心得多。

2012/01/26

二分之一

二分之一  A Number(2008)
2012-1-26, HBO。這是一部極短的電視影片,只有1個小時11分。人類未來複製人的議題,據說劇本來自Caryl Churchill,描述一個有點不可思議的親子問題。兒子是複製人,某日發現自己有分身,他對父親說:[I think it's funny, I think it's delightful.],而這種感覺不時父親所能理解的,那種除了自己以外,還有很多個[自己]卻不覺得茫然或是感覺喪失自我,不知道自己該是誰。影片中有好多好多[自己]從事著不同職業有不同的喜好,他們聚在一堂歡談,閒話家常。父親,於是走出陰霾,在複製人兒子的引導下面對複製人的世界,接受這種失而復得的日常。

大武生

大武生  Da Wu Sheng( My Kindom, 2011)
2012-1-25, 衛視電影。許久沒有看到梨園的故事,除了上次章子怡擔綱演出孟小冬的《梅蘭芳》(2008)。很期待主角3人的扮相跟身段,彭于晏為了《翻滾吧!阿信》練了一身肌肉跟體操技能,不知道這次本片的主角是否有類似的成效。梨園,有些獨特的發音跟唱腔,眼神、身段、節拍間隔都各有風格,要演得頭頭是道是很難的。2個年輕的武生身段平平,大S的一聲[拿刀來!]倒是頗有氣勢,只可惜眼神運轉之間,這節拍間隔就拿捏得有所誤差了。而師父的身段可是僅僅晃動幾次背影就重如泰山。話說回來,一個舞台上的恩怨,融入武俠比武踢館的元素,加上上海的都市風華和當時梨園老闆們的氣勢,還真是精彩威風。劉謙客串的盧局長,作為席木蘭忠實的票友,也頗有氛圍。我以前有一小段時間唱梅派的青衣,玩票有玩票的熱絡跟樂趣,想來竟令人十分懷念。

2012/01/25

納尼亞傳奇:黎明行者號

納尼亞傳奇:黎明行者號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The Voyage of the Dawn Treader(2010)
2012-1-25, Star Movies。在童話世界裡,到底小朋友們為了什麼而戰? 為什麼在童話世界裡還得要有戰爭? 能不能就留下一片靜寧的天空給我們? 畢竟我們好不容易才能在這幾小時內離開現實。捍衛王者,領土,有時仍然是打著正義使者的旗號或是拯救世界或是為了和平,我們可以在這裡看到許許多多的征戰的藉口。令我無法忘懷的是,愛德蒙在現實社會裡他不到從軍年齡卻急著去從軍。戰爭中的弱者--小孩、少年、女子都在這裡舉起了戰旗準備征戰。是的,這個童話故事仍在帝國的框架下。
想想,尤斯塔的臉還真的很像龍,即使後來亞斯蘭幫他恢復了原來的模樣。對我而言這雖然是個笑點,但我還是不能接受他突然變成噴火龍這個突如其來的設定,即便那個島上不管發生什麼事都不令人懷疑。......不過,老鼠戰士對他還真貼心呢。

精選完美男

精選完美男  The Switch(2010)
2012-1-25, Star Movies。[或許人生不是賽跑][命運來了......then we connected]。生活在現代社會裡的一種[哀鳴]? 看看周遭的孩子們從出生就開始了他們賽跑、競爭的不歸路,所以我們不斷在電視的廣告裡看到的是對父母們的喊話:別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點。到底會輸了什麼? 又是為了跑去哪裡的起跑點? 剛出生孩子,為什麼父母就要替他決定起跑點? 或許該說,為什麼決定讓他一輩子賽跑? 這部電影雖然只是一部喜劇愛情片,不果它也點出在緊張的現代生活裡,人或許仍然可以選擇當自己。

2012/01/24

山楂樹之戀

山楂樹之戀  Shan zha shu zhi lian(2010)
2012-1-24, 緯來電影。[妳沒有愛過,所以妳不相信有永遠的愛情]。張藝謀描寫以文革時期為背景的一段故事,聽說是拍攝自十大暢銷小說。這個淳樸的愛情故事讓我想起同樣是張藝謀導的,章子怡的出世作《我的父親母親》(2000),也想,在現今的城市文化掛帥的時代,這或許也是現代的天方夜譚。媽媽說:[妳年紀輕輕,哪裡來的必須]。父母啊,子女的[必須]當讓不會是你們能夠承認的[必須]啊。[我不能等妳一年零一個月了,我也不能等妳到二十五歲了,但我能等妳一輩子]。山楂花之歌,很悲傷。

鼠膽妙算

鼠膽妙算  G-Force(2009)
2012-1-24, 東森洋片。比起《貓頭鷹守護神》(Legend of the Guardians: The Owls of Ga'Hoole,2010)雖然本片在資料庫上的評價較低,也有稍嫌誇張,但是我還蠻喜歡這些天竺鼠的。不果它除了講些寵物的議題,似乎也講些人的議題。誤認自己是經過基因改造的天竺鼠不但努力提昇自己的能力還發揮了前所未見的[超]能力拯救世界,好吧,光是這個設定就很瞎,但是就因為這個很瞎的大前提,觀眾應該很能放開一切猜忌來欣賞,這未嘗不是一種快樂。倒是《貓》片因為有些過份[嚴肅],即使被譽為貓頭鷹版的魔戒,但是我反而無法enjoy這段貓頭鷹的adventure,Sorry!  喔,補充一下,G-Force在片中翻成[超鼠特攻],如何,你喜歡嗎?

殺手歐陽盆栽

殺手歐陽盆栽  The Killer Who Never Kills(2011)
2012-1-24, 緯來電影。原來九把刀的這部作品是レオン台灣另類版。將九把刀的作品拍成電影,這個作品似乎算是充滿了九把刀世界的氛圍,雖然有許多細節並不好,例如比較現世風味的台詞,曾志偉詮釋起來就有點彆扭,應該是[害羞]? 女主角的林辰唏不太入戲,倒是歌手的蕭敬騰雖然初試啼聲演技不是很自然但拜他個人風格所賜,詮釋這個角色該說是頗為稱職的。屋上花園的造景跟房間內部裝潢擺設配合這個作品世界很貼切,透過這個設景所營造出來的殺手歐陽盆栽跟重生後的琪琪兩個人小小的溫暖世界氛圍,令我這個觀眾在觀賞時,很放心。還是得說,地景真的是很重要的。

2012/01/23

少年魔法師梅林第四季

少年魔法師梅林第四季  The Adventures of Merlin(2011)
2012-1-23,公視。好不容易盼到的第四季,烏瑟的命運很快就蓋棺論定,亞瑟跟魔法的關係眼看著似乎要急轉直下,魔法的影子也看似一集比一集更加濃厚,該說是[何姍姍其來遲]呢? 還是這個影集吊人胃口太久? 續集還在持續上映,目前樂觀其成。這次出現在這集裡的最大的轉折點是末代龍族終於找到了另一個存續點Aithusa(in dragon tone,是[太陽之光]的意思),一頭美麗的白龍,所以我們除了在前季的作品中看到的blue dragon以外,我們又可以在這個系列中看到白龍的出現(very rare)。這讓我興起一種期待,希望能夠看到其它種類的龍。目前比較令我在意的是,這個作品中所呈現出的帝國色彩。在節目製作上來說,亞瑟傳說一直是個很好的題材,而在這裡偉大的魔法師梅林不但是個[異族],還是個servant,不管亞瑟如何排斥魔法讓他不能以他自己的身份生活,他還必須極盡他的忠誠幫助這個迫害他的族人還有迫使他們必須一輩子躲躲藏藏生活在不見天日的狀況下的,不知該說是屬於誰的[君主]! 那麼我該不該說這不就是一個國族思想極其濃厚的作品?
看到第十二集,突然出現崔斯坦跟伊索德,還是走私販子!唯一被維持的地方是,他們仍是一對恩愛的情侶。這個流傳久遠的愛情故事曾經感動很多人,如今只能以這樣的姿態出現在螢幕上嗎? 有點小感慨。

龍騎士

龍騎士  Eragon(2006)
2012-1-21, 好萊塢電影。《龍騎士》有我很喜歡的主題--Dragon,加上主演的2個重量級的演員都是實力派又極具個性,整體上來說,雖然覺得後勁不足,但是馭龍跟龍族咒語真的很迷人,尤其是當主角使用[馭龍見]的時候,把這幾年來我接觸D&D的元素直接呈現在螢幕上,這真的是令人興奮的事。這次是第二次觀賞這部片,希望有機會能夠收集。出現在這個作品裡的龍是年輕的Blue Dragon, 思飛(Saphira, Rachel Weisz配音),孵化前的龍蛋是顆看似藍色寶石呈現長形橢圓的外型,很能為觀眾勾勒想像。比較遺憾的是除了主角跟他的龍,其餘重要的成員諸如精靈族公主的Arya, Brom( Jeremy Irons)--那個主角的mentor,邪惡的Sorcerer Durza( Robert Carlyle),暴戾的統治者同時也是個Dragon Rider的Galbatorix( John Malkovich),甚至唯登人(Varden),在劇中都沒有很好的發揮。不果聽說Christopher Paolini的小說是更好看的。

翻滾吧!阿信

翻滾吧!阿信  Jump Ashin!(2011)
2012-1-23。很精彩的一部國片,很有力勁也適時穿插入喜感,童星跟成人後的阿信表現極佳,值得鼓掌!飾演阿信狐群狗黨的柯宇綸也都很稱職,只有阿信母親看起來沒有歲月的痕跡這點以外,並沒有太多不自然的地方。看到它的官網,很搞笑很認真很熱血很青春很有時代氛圍也很有理想,值得一推的國片!

武俠

武俠  Wuxia(2011)
2012-1-22。陳可辛導演,金城武/甄子丹/湯唯主演。片名為《武俠》,實質的劇情以調查居多,也穿插了人一旦陷入江湖就無法脫身的苦楚,有官有幫派有醫學經絡有庶民淳樸,打鬥的確精彩,只能說片名所點出的是導演對[武俠]的崇尚。拍攝點點細膩,故事也說得剛好,不太多,不太少。猜疑又互信,又敵又友的關係描寫也很令人驚艷,我必須說它比我所期待的更好。而到底徐百九的堅持是對的還是錯的? 犯了罪就該繩之以法,有了扭曲就該匡正,而往往這個[匡正]的行為卻帶來更多的扭曲更多的悲劇,那麼即使知道這樣的影響跟結局,是否仍然該固執於匡正扭曲?

2012/01/20

黛絲姑娘

黛絲姑娘  Tess(1979)
2008年有過一個電視作品 Tess of the D'urbeyfield,但是沒有機會觀看。本作或許是我所接觸到的Roman Polanski 電影裡算是屬於早期的作品。去看《黛絲姑娘》是因為它很文學(トーマス ・ハーディ原作『ダーバビル家のテス』),看了《黛絲姑娘》我開始注意 Nastassja Kinski 這個演員,雖然後來並沒有發現她其它十分值得矚目的作品,我仍然喜歡她在這裡的演出。結尾的部份非常悲哀,在廣泛無邊的大地裡竟無法給一個弱女子一吋容身之地! 因為美麗而步入悲劇,當年美得令人窒息的娜塔莎金斯基來詮釋這個角色不僅僅在美貌上,在演技來說,她也近乎無懈可擊的。

當幸福來敲門

當幸福來敲門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2006)
2012-1-20, 東森洋片。我一直避免看這部電影,雖然我知道它很好看......。躲了幾次,還是忍不住,就只好鐵下心腸。那場星期六的籃球遊戲,背景裡哪裡來的那麼多面國旗飄揚著? 不禁想,這,到底在哪裡? [有夢想,就要努力去追。千萬別讓人家告訴你,你做不到, Even me!],簡單的對話,理所當然的道理,但還是很感動。一份工作,當它是一個維持幸福所必須的,那麼或許不管內容如何都可以是令人歡欣鼓舞的。

斷頭谷

斷頭谷  Sleepy Hollow(1999)
2012-01-20, Star Movies。這是白馬王子恐怖篇(所以是[黑馬王子])。我很喜歡Christina Ricci 在這部作品裡的扮相,很可愛卻很吸引人。很久以前看這部片的時候是拿來跟Coppola導,Gary Oldman主演的那部吸血伯爵Dracula, 1992)一起比較的,同樣是鬼魅的恐怖片,但都是很有個性很有張力的作品,只是相較之下,我愛Coppola的作品多一點。《斷頭谷》是依據小說拍攝而成,在某個村落的傳說中,勇敢的騎士為了尋找自己失去的頭顱不顧一切地砍掉[擋路]人的頭,而聰明狡猾的美女竟然利用這點控制這個勇士替自己除去心頭大患並打算藉此吞噬整筆遺產不果,倒落入無頭騎士的手中,與他一起進入騎士的[闇黑世界],這段結局,頗為恐怖。

2012/01/17

末日方舟

末日方舟  The Secret of The Ark (Visus-Expedition Arche Noah, 2011)
2010-1-16, 好萊塢電影。這部氣氛奇特的德國電影會讓我想起之前的尋寶考古片,當然《法櫃奇兵》中的考古冒險家瓊斯,《達文西的密碼》一片中的符號學跟解謎學者等應該也會同時浮上觀眾的腦海吧。我看這部作品很享受的一點的是,好像可以看到國境成型以前的西方,它不僅僅只是一部取景於各國的影片,回歸聖經的傳說,就像回歸古典浪漫的冒險之旅一樣,對於亞美尼亞的想像自是有所不同,但從德國橫跨基督教傳遞途徑追索基督教謎跡,加上整體節奏也很緊湊平均,我認為唯一所欠缺的,就只是主演者的光環了。

功夫詠春

功夫詠春  Kung Fu Yong Chun(2010)
2012-1-15, 東森電影。既然寫了《龍門客棧》也不妨留一下《功夫詠春》的memo。這是第二次看,之前是為了跟楊紫瓊的《詠春》比較。許久不見的惠英紅擔的自是傳授詠春拳的五枚師太一角,而詠春則由白靜飾演,拳腳過招頗有看頭,一招招借力打力都看似練家子的拳腳,這是看這部作品令人很能enjoy的地方。當然我們可以說這是一連串的[葉問]潮之一,一脈詠春脈脈相傳,到了葉問,自是英雄豪傑的故事就呼之欲出,結尾部份的葉姓小朋友當可令許多觀眾莞爾一笑了。雖是簡單的鋪排,但是我會願意隨時重享這份武打過招的精彩過程。

龍門客棧

龍門客棧  Dragon Gate Inn(1967)
2012-1-15, 公視。胡金銓的《龍門客棧》是經典,大概最近剛上映了徐克的《龍門飛甲》The Flying Swords of Dragon Gate, 2011),所以公視播了這部作品用以呼應吧。說不清楚看了幾次,但是覺得過招十分樸素,想想以前武俠片中的俠客真的很沒體力,曹公公打沒幾下就暈頭轉向,然後還要周遭的侍衛餵藥支撐,明明走路都顛三倒四的了,居然最後還能以一戰百(其實只有5人),幾乎殺傷了所有的人而且還是重傷,可見當時的過招不像今日一般[吹牛],縦身一飛就是千里之外,內力一催還能排山倒海,讓人回歸到[現實],的確,光是一對一的肉搏戰,都能夠讓人打得氣喘如牛了。我喜愛以前的武俠在於它的哲理呈現,故事編排和武打過招是否華麗似乎不甚重要,那潛藏在內的思想才是精髓,這竟是現今武俠盛世難得一求的。

2012/01/12

將軍之夜

將軍之夜  The Night of Generals(1967)
2012-1-12, Cinemax。我從這部作品看到的是好萊塢電影對於德國納粹的想像,規律但是專制、暴戾、變態還有色情。我實在不是很喜歡這種刻板式印象的傳播,但畢竟它是1967年的電影,傳遞跟成型刻板印象本來就是一種[基本使命],更何況將過去的敵人的惡化想像透過影像書寫來呈現想必也是國族共感的快感,有人支援拍攝,大概就是[何樂而不為]了。本作片長頗長,加上推理元素跟變態暴力的色情想像就整整支撐了整個作品近乎一個半小時之多,剩下鋪陳偵測解謎,然後等著正義被伸張,2個多小時的作品就這麼成立了。不果能夠一窺時代影像的[使命]也算是值得的。

納粹求生錄

納粹求生錄  Primo(2005)
2012-1-10, HBO。Based on "If This Is a Man", Primo Levi。讓我想起《Shoah》,還有《辛德勒的名單》。這是一部[證言],不過跟《Shoah》中所得到的印象相差很遠。由於今天在某個機緣裡也觸及《Shoah》(1985)這部作品,令我覺得這一切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片中人物異常地冷靜,近乎沒有表情的敘述也很令人印象深刻,我想,要解讀這個作品或許還要閱讀一些相關書籍,思考過後才能縱貫乾坤。只是這[納粹求生錄]的片名翻譯實在不喜,光看這片名我會會錯意。

異域

異域  A Home Too Far(1990)
2012-1-12, 東森電影。朱延平的電影,一開頭打上的大大的字幕就是[一群被遺忘的人]。聽說當時上映後曾引起很大的爭議跟討論,那時,我卻不在國內,無緣見證這些狀況。出自柏陽戰爭小說,聽說為了檢閱到底會剪下幾刀而議論紛紛,我不知道今天看到的究竟是否是一刀未剪的版本。總之,仍然是悲慘世界。[國家]體制之下的個人。不想贅言了。

2012/01/06

名牌冤家

名牌冤家  Did You Hear About the Morgans(2009)
2012-1-6, HBO。這部中文片名會翻譯成[名牌]XX,恐怕是因為Sarah Jessica Parker在《欲望城市》中所帶來的形象所致,但憑良心說,這作品還是Hugh Grant的味道比較濃厚,那種小脫線的幽默是常常可以在Hugh Grant的作品裡看到的。相較於同個導演同個劇本家的作品同樣是Hugh Grant主演的片子,我還是比較喜歡2007年的《Music and Lyrics》,搞笑成份不小,可是音樂元素仍然很令人enjoy!

無形之愛

無形之愛  Sundays at Tiffany's(2010)
2012-1-6, HBO。Imaginary friend變成真實的戀人......,可以說愛情在利益掛帥的現代社會當中已經變成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了。一切以利益為考量,放棄孩提時候的理想,為了在現實社會中存活把自己最喜歡的丟在腦後,然後......遺忘。我想者或許不是一部描述愛情的片子,而是一部呈現現代社會詬病的作品。為了讓自己實應現實,該說是大家自認為的共同幻想中的[現實],擅長說故事的,畫畫的,做作手藝的,種植花草或是烹飪美食小吃的,都化作往事雲煙。這部《無形的愛》雖然是讓昔日imaginary friend變成現今長大後的理想情人做呈現焦點,但不可諱言的是,那背後所負載的是昔日被忘懷的夢想。

暴力特區2:極限殺陣

暴力特區2:極限殺陣  Banlieue 13 - Ultimatum(2009)
2012-1-5, Star Movie。法國電影英文配音最悲劇。可以看出這是法國電影為了進軍好萊塢,再藉由好萊塢進軍世界(?)的一種求生意識的表現,但是法式幽默透過英文暴力的壓榨就成了四不像的笑話了。之前頁留下memo說這部(或是系列)的電影的特色在於它將體能呈現透過跳躍在大樓以及極其狹小空間的往返過程,在打鬥過招的層面也不僅限於揉合中國武術或是日本武士刀的揮灑,而是法國長久以來以武術作為訓練體能後自創一格的風尚呈現,相較於《重裝任務》(《Equilibrium》2002)中用槍械代替刀劍最後卻無法脫離武士刀一戰的矛盾來說,《極限殺陣》的打鬥好看的多。最後有底層人民街頭混混給總理提出建議的地方頗有背負[革命使命]的色彩,早就一場法國的現代社會革命? 我倒是不知道現今的法國究竟是如何,不過看見個中充滿著種種民族色彩從各據一方到合作無間,也算是將現今法國社會的面貌一展無遺了。

撕裂記憶體

撕裂記憶體  The Lazarus Project(2008)
2012-1-4, HBO。九把刀《殺手歐陽盆栽》裡說的,誰都應該有第二次機會,不過這片裡就不是這般講了。罪犯處死後卻出現在某個小鎮上,只是身後跟了個[天使]。主角在這樣的重生計劃裡,似乎在一個活體隔離的狀態之下雖是活了下來,但無法自由地離開小鎮回到妻兒身邊照會自己過去的人生。為了慰藉自己思念之情,主角除了利用網路搜尋妻兒的身影,還不時找尋機會離開小鎮嘗試回到自己的[過去]。每每他嘗試離開小鎮的時候,不管是森林小徑還是公路巴士車廂,總是有[天使]善意規勸(警告?)他不要離開,以免死神纏身,直到他發現那些魅聲魅影,還有[天使],根本只是一些防範措施。於是reborn project, 也就是片名所在的Lazarus project就這麼曝光了。被撕裂的記憶體所尋求的,是自己記憶的重生。

2012/01/03

魔女神兵

魔女神兵  Season of the Witch(2011)
2012-1-1, HBO。它不算是一部獵殺魔女的故事,而是將獵殺魔女的歷史所背負的負面遺產連結聖典克魔傳說的作品。我本是期待有精彩的魔法戰鬥可看的,或是乾脆直接直視魔女獵殺的歷史負面痕跡來深掘歐洲的底層世界,但這一切都沒有出現。混雜了一些要素又不深入詮釋,只簡直只是一部調侃視聽眾的作品。魔鬼附身? 又只是一成不變地呈現僅有女人才會成為魔鬼[爪牙]的舊梗,魔女這個元素在這裡算是完全被扼殺了。

2012/01/02

吸血鬼了沒

吸血鬼了沒  Vampires Suck(2010)
2012-1-2, HBO。乍看之下,我還以為是《暮光之城》的remake,但它不是。片中[哀德華](想當然爾就是另類版的愛德華)為了貝卡(另類版貝拉)擋下飛衝過來的汽車時,這幕似曾相似的光景卻給我帶來一抹的笑感,是的,個中的另類版,尤其是貝卡摹仿貝拉的動作口吻莫名卻又好笑的[神似]將喜感帶進這部幾乎可說是無一可取的電影,再想起它的片名是.....,我想大家已經知道它是嘲諷《暮光之城》來的,我不知道可不可以說它竟然只是為了向某部片[吐槽]而出現的,現在怎能如此[濫用]經費? 我百思不解,不過話說回來,在美國,什麼事不會發生呢?

2012/01/01

鵝毛筆

鵝毛筆  Quills(2000)
2012-1-1, Star Movie。第三次看到本片,每次的感想都很不一樣。這次因為最近在探討現代化之後推進的[戀愛結婚]的概念,以及這些跟早期仍可稱之為[知識份子]的知青們之間的關係,在觀看本片時竟然是與明治時期的小說中所出現的如出一轍! 這裡描寫的是以歌頌背德之美而著名的沙德伯爵,除了比對了日本明治時期的[戀愛結婚]的概念以外,這部作品最重要的是讓我回歸文學初始的精神。隔離精神異常[病患]的修道院自然也令我聯想起傅柯所追究的權力,以及社會體制中驅策[隔離]的手段來蒙蔽(或是更顯露出)自身的病態,唾棄肉體實質上便是一種更[罪惡]的變態行為,如同片中引用沙德伯爵反諷的名言[要懂得美德,必須先知道罪惡],人之所以為人本就同時內含美與惡......談到這裡,王爾德和谷崎潤一郎也就在不遠處了。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  The King's Speech(2010)
2011-12-23, HBO。時代的聲音。這部電影未上映先轟動,口碑風評或是網路上的評價點都很高,但我就是沒辦法那麼看好它。主演的演員的確是演技高超,演對手戲的演員,不管是哪位指導國王幫忙他克服演講恐懼的老師也好,或是在一旁不斷鼓勵他的夫人也好,都是一流的演技派演員,光是看這些演員們的競演,這作品或可說是可看性極高的一部。不過,正如中文片名所翻譯的[宣戰時刻],這背景在戰爭時期,這個國王所克服的自是一個呼籲[國民]詔諭[國家共識]的講演,那麼身為一個觀眾,我便無法欣然地寬心欣賞這部似乎是在重組帝國時期英國雄風的電影,是的,它只不過是一個[鼓勵/振奮人心],讓畏於面對現實的人能夠[鼓起勇氣]的溫馨片,或許是不用顧慮過頭,讓這種[表象分析]的意識四處萌芽招攬不必要的杞憂之慮,但國家主義意識的高張恐怕不僅僅只是這片中的英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