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無限 For Hope(1996)
[I'm sorry, I'm sick.],在劇中,這句話好衝擊。壯年的不治之症,或許不該說是不治之症而是難以克服之症的問題曾多次被拿出來探討,包涵最近才要上映的《50/50》(2011),是談論青年之難以克服之症(當然從片名我們知道這個病被治癒的可能性有百分之五十),但是對面臨這個挑戰的病人則不是那麼樂觀的一件事了。我們在播放的預告片中也能看到朋友會對他說:[你或許不能改變現狀,但是你能改變面對現狀的態度],似乎這就是唯一能讓病人[樂觀進取]的選擇了,Still, 我們誰都明白,病患本身或周遭的親人乃至朋友,絕對不能因此就除卻面對這一切的痛苦,於是那句[I'm sorry, I'm sick.]聽起來就更令人感到無奈了。在這個壓力龐大的時代,如何能夠藉著[照顧好]自己的健康(=照顧好周遭的人)實在很困難,如何在沒有放棄與妥協之間去取捨理想又能不傷害自己的健康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除了奢望醫療技術能夠解決一切之外,難道我們真的沒有方法可以讓自己過得更好? 過去,這一塊一直是宗教的管理區域,或許現在也是。未來,有沒有別的出路,還是醫療或宗教都不再是依靠? 而自己跟親人都無法依賴的時候,病患,要往哪裡去? 這部片雖然不算樂觀,但仍然是樂觀的一部,畢竟病患很樂觀,周遭的親人也儘量樂觀面對,最終仍會覺得因為病患讓他們一家人能夠更親密能夠更加知道如何面對生命,但我們都知道,病痛仍然是病痛,接下來的只是決定該什麼時候告別病痛來提昇生命。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